火龙果[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拉丁文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huolongguo]味道清甜、汁水丰富,深受大家喜爱。在种植火龙果的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火龙果茎枯病等各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阻碍了火龙果种植产业的发展。下面火爆农资网小编针对火龙果茎枯病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火龙果茎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_火龙果茎枯病综合防治-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火龙果茎枯病的症状:

植株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不规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意思。]病斑, 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终形成缺口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病原:目前有三种病原菌可引起上述症状,色二孢、壳二孢。、茎点霉。

火龙果茎枯病的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规律:

火龙果茎枯病由有性态的球腔菌属和无性态的茎点霉属寄生引起,主要危害火龙果肉质茎,病菌随病茎在地表越冬,翌年3月温度达到5℃时,病菌开始活动,15℃时散发抱子侵染火龙果肉质茎,其发病适温为20-30℃。分生孢子器随雨水滴溅或空气传播进行再侵染。其病害发生部位是火龙果的肉质茎。开始时出现乳白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无明显边缘,稍凹陷,边缘黄色,**灰白色,上面附着黑色小粒点。

火龙果茎枯病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此期病害才刚开始见,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从4月上旬开始,病害开始加重。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发病盛期,此时正值火龙果开花期,由于气温升高,加上雨季来临,给病害发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病害在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迅速蔓延造成病害大发生。11月下旬以后进入越冬阶段。全年发病高峰时间是6月底至7月初,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给火龙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茎枯病的流行与降雨、风向有密切关系。雨水溅沾的传染距离较近,是初期的侵染途径。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的蔓延方向和发病速度常受风向的影响。

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地区发病情况高于地势高的砂质壤土地区,另外,过量偏施氮肥也会促使发病严重。

不同品系[品系(pǐn xì),指来源于同一祖先,性状表现大致相同的一群个体。]的火龙果感病情况也不同,红肉品系易感病,而白肉品系和粉红色果肉品系不易感病。

火龙果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保护无病区[病区(Inpatient Ward)是住院病人诊疗、生活场所,是属于某一科室的相对独立管理的医、教、研的工作场地。]

严格控制无病区向有病区调种、引种,选育无病种苗。

2、种植或选有抗病优质品种

是防治火龙果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

3、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

保持田间卫生,从而减少田间病源。

4、加强肥水管理

侧重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造成根系长期缺氧状态而死亡,喷灌造成果园湿度增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采用滴灌技术,起垄栽培,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5、化学防治

防治炭疽病、茎枯病和枯萎病可采用波尔多液,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等,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防治软腐病、疱痂病及溃疡病可采用氢**铜[氢**铜(Copper hydroxide),分子式Cu(OH)2,干粉末呈现蓝色或晶体,微毒,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医药、农药等。]、络氨铜、农用链霉素、代森锌[代森锌为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