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出花园12养花

1.潮州人生礼俗——出花园,里面的植物寓意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为虚岁15 岁的孩子举办的特有的成年礼俗。“出花园”的

日子一般在农历的七月初七,也有另择吉日良辰的。

按照大多数地区的风俗,要用花草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饶平使用的是榕树

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 种;愚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

的是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舆汕头是用苞、围、榕、竹、

石榴花合为5 种好花;余惠来使用的花草可以是12 种或8 种,通常是榕树枝、竹枝、

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春草、芙蓉花、杨梅花、栗草等各一对。此时必不可少的

是芙蓉花、栗草、石榴花。传说百花有花神,让鲜花的芬芳之气洗净孩子身上的稚气,

有驱除邪气、保护平安的吉祥含义。对榕和对竹象征“出花园”的孩子像榕和竹那样

富贵长寿、步步高升。俞潮阳使用的花草为12 种,可用任意花草,但多含有石榴花和

仙草。

在成婚前的各个阶段,双方无论商议什么事,都要写在红帖上,装在帖盒里,帖

盒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揭阳渔湖,帖上应放一对仙草,篮内放一对大橘,仙草能避邪,

大橘则表示“诸事大吉大利”。盂在惠来,送聘担饼食的圣格要放一对芙蓉花和干栗草

花蕾、石榴花,表示“吉祥平安”的意思

参加丧葬者回家时,要先用家人早已准备好放在门口的红花水或仙草水洗脸,饶

平则用刺苋或其他带刺的植物代替红花和仙草,虞接着把洗脸水泼倒在外面路上,以

示不让秽气缠身,之后方可进家门。

在所调查的140 多种民俗植物中,石榴花(又称红花)、仙草(又称抹草,学名小

槐花) 备受潮人的青睐和崇奉。

石榴花的枝条,无论有无花,潮人都称为“红花”。石榴花果并丽,长期以来,潮

人把它视为吉祥之果,故有“无榴不成乡”的说法。在旧社会,许多穷苦人家即使温

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也还是会想方设法种上一棵石榴树或仙草,仿佛那就是他们

的希望之树。因此,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

石榴花和仙草是潮人最广泛、最普遍、最常用的吉祥植物,在红白喜事、游神赛

会以至各种生产生活实践中都经常被用来纳吉除邪。

俗语云:“红花是皇帝,红花避邪气”,就是说用石榴花可以祛除邪气,保平安。

2.潮州人出花园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出花园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汉族传统民俗,属于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也有地方定为虚岁15周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不过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广东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汉族传统成人礼俗。

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而且是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

在澄海,父母采来12种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浴,母亲给孩子扎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新腰兜,兜里一般放着12颗桂圆和2枚“顺治”铜钱。出花园之日,成年的少年有许多拘束和讲究要遵守。

现今,许多仪式内容有所简化。在汕头市潮阳区的关埠镇,出花园的孩子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了,父母需给回礼,买些喜庆的东西送过去,包括食用油、白糖、饼等;这各家有各家的安排。

潮安县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肚兜里藏桂圆和“顺治”钱)——而且这一身行头必须是舅舅家送的;当日要躲在房子里。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

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澄海县风俗与潮安县大体相同。

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踝、鸡鸭,亲友回敬布匹。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仪式。因各地习俗不同,比如,有些地区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要用12种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淋浴等等,所以现以揭阳市区为例,浅谈一些“出花园”礼节。

不再祭拜“公婆母”潮汕人认为,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公婆母” 向来很重视。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而出了“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后的七月七将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身穿新衣,脚着木屐,头戴“石榴”花“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现今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

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吃早餐,“咬”鸡头 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

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他(她)的专利。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 当出花园者属鸡时,应该以鹅代鸡。

宴请亲朋好友,收送礼物这天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宴请亲戚好友。席间,家人、亲人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愿望。

“出花园”前几天或当天,亲戚们都会前来送礼,或是红包或是礼物,礼物是给“出花园”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办,进行回礼。其他在揭阳,有一个说法,出花园这天,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甚至不能过桥。

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图个好兆头,孩子说的话,提出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被拒绝。

揭阳市出花园一般都是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一天,有部分的要先求神问捕.如果当年有出花园者的话一舅舅家会从年头就开始养一只公鸡在七月初六送过去.中国古代汉族男子15岁“束发”“成童”,即少年成年加冠礼在20岁,女子成年“及笄礼”在15岁;各少数民族男女成年礼的年龄各有不同,一般在18~20岁之间。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给15岁者举行成人礼,说明将成人岁数提前。潮汕地区过去的成人加冠礼,府县志多无记载,惟清嘉庆《澄海县志》有载,谓时在男子结婚之前,家人为其预备冠巾,冠巾由族长授予。

举行仪式时,由赞礼的人致祝词,然后加冠。此俗仅在士大夫家庭中偶有举行,平民无此俗。

女子则在将嫁时,用笄把头发簪上成髻,就是及笄,不论贵贱都这样做。在此之前父母要准备好各种糕点以便祭神,并要为孩子准备好新衣服在出花园当天穿。

在当天,会广邀好友亲戚前来庆祝,在此时会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祭拜,诉说孩子已经长大了,还会煮上十几个鸡蛋由孩子吃下表示吉祥。接下来就是请客人入席,摆上酒菜。

在这其中会在出花园的孩子前。

3.有关潮州男儿出花园的习俗

潮州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长到了十五岁,就得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

这一日,要采来十二样不同的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让芬芳洗净身上的孩子气;扎上母亲亲手缝的新腰兜,腰兜里压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一双红皮木屐,还让孩子跨出花园,一帆风顺。还要拜床上的神“公婆”。这时要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箩,用米筒盛满米、插上三炷香,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十二盅乌豆酒以及红桃(桃形果)、发果(发糕)、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子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象征着朝气勃发,女孩子供是母鸡,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

拜“公婆”有个来历。元朝时,元兵攻陷潮州之后,强迫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元兵无恶不作,霸占民妇为妻。老百姓忍无可忍,一个中秋之夜,一齐行动,都把家中的元兵打死。传说,元兵的阴魂不散,时常作祟,对幼小的孩子进行报复。后来,为了孩子平安,只得承认这些阴魂为祖宗,供起他们的灵位,祭祀他们。

母亲还得代表孩子带上供品,到街头巷尾的庙宇祭祀与孩子“厮守”在一去的“花公花奶”,答谢他们看护庇佑之恩。

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不能跑到当空之下,要躲在屋子里。这实际是要他从这天做起,不再贪玩,做个循规蹈矩的孩子。

这一天,还用用供果、三牲宴请亲戚朋友。“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破例让他坐到席上的大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了家中的栋梁。席间,亲人们要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期望。

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她)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4.出花园习俗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仪式。因各地习俗不同,比如,有些地区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要用12种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淋浴等等,所以现以揭阳市区为例,浅谈一些“出花园”礼节。

不再祭拜“公婆母”潮汕人认为,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公婆母”向来很重视。生活在“花园”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而出了“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后的七月七将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身穿新衣,脚着木屐,头戴“石榴”花

“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现今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

吃早餐,“咬”鸡头 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他(她)的专利。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 当出花园者属鸡时,应该以鹅代鸡。

宴请亲朋好友,收送礼物这天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宴请亲戚好友。席间,家人、亲人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愿望。“出花园”前几天或当天,亲戚们都会前来送礼,或是红包或是礼物,礼物是给“出花园”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办,进行回礼。

其他在揭阳,有一个说法,出花园这天,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甚至不能过桥。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图个好兆头,孩子说的话,提出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被拒绝。

5.潮汕出花园寄托什么愿望

又到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或“女儿节”。在这个以浪漫、智巧著称的日子里,潮汕还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一个告别仪式,同时也是一个开始仪式,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她)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潮汕人的成人礼 “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

不论男或女,到了15岁(虚岁)这一年,孩子的父母就要筹办孩子“出花园”。 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学家郭马风说,“出花园”习俗在潮汕地区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但在形式上总体是大同小异的。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脚着红木屐。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新衣,穿红皮屐,男孩要吃公鸡头,女孩要吃母鸡头或鸭头。澄海、潮安、饶平等地习俗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揭东、普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俗称“换肠肚”。

中午进餐时,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

“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熏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源自“乞巧节” 为什么选择七月初七“出花园”?郭马风告诉记者,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古时经济落后,迫使少年人需提早走出家门,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而选择七夕节举行这个成人礼,是源自“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人间妇女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相见的时候,向她献上水果、凤仙花,乞求智巧,因此七月初七也是中国的“乞巧节”,选择这一天“出花园”,其寓意也在个“巧”字,父母指望儿女长大后,能出类拔萃,聪颖灵巧,成为栋材。但潮汕古代是否有过“乞巧节”。

目前尚无资料可考。郭马风说,粤东地区的潮汕人与客家人均有“出花园”的礼俗,所不同的是客家人是在16虚岁时举办。

主角能当一天“孩子王” 来自揭阳农村的王先生回忆起给他带来美好记忆的“出花园”仪式时说,至今在他家乡,“出花园”仍然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王先生说,亲戚们都在“出花园”前几天来送礼,外婆、姑姑、姨妈等都送来一串生猪肉、八粒鸡蛋,还有一件新衣服。

礼物是给“出花园”的主角的,父母一般都会把衣服收下,再收一点猪肉,两粒或四粒鸡蛋,其余的作为回礼返还送礼人。王先生说,现在很多都是直接包个红包,送钱由父母操办。

“出花园”前一天,家里会杀鸡杀鸭,还要炊 条。在“出花园”那天中午,要办筵席,宴请家族中亲戚的孩子们。

筵席上除了丰盛的菜肴,还有一个传统的主食,那就是煮 条汤,用鸡鸭汤煮的 条汤。受宴请的孩子都是还没有“出花园”的,受邀请而来的孩子们,都会很羡慕“出花园”的主角。

因为作为主角,在这一天,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有一只鸡吃,可以无约无束,当前来家中陪吃的小孩的“孩子王”,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就是一整天不能踏出家门。 “出花园”习俗渐被淡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出花园”的习俗在潮汕大地上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依然按照着古时的仪式,但在城市里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甚至是成为大人们大讲排场筵开酒席的借口。

市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至今他已经出席了很多场亲戚小孩“出花园”而在酒店举办的宴席了,在这些宴席上,已经全然没有了以往“出花园”所必须的各种繁文缛节。而他自己15岁“出花园”时,因为自己是家族的长孙,特别不同,要回乡下办,在老家里摆了很多酒席,好多亲朋好友前来赴宴。

爸爸妈妈还邀请了村里很多老人家。在那一天里,家里收到了很多的贺礼———鸡蛋。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几乎天天有鸡蛋吃,水煮蛋、煎蛋、蛋粥、紫菜蛋花汤……到最后,一提到蛋,他都反胃了。 潮州成人礼——“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过去普遍存在的成年礼,是在孩子十五虚岁(实际上多只有十三周岁)时举行的标志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礼仪。

现在好像潮汕有些地区已经没有了这项风俗。但是潮州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着的。

潮州人认为,小于十五虚岁的小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面的,由一对称为“花公花母”(也叫“花公婆”)的神灵保护着(实际上是掌控着),这对神灵可以掌控小孩子听不听话,健不健康,也就是说小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这对神灵的恩。

6.潮汕出生用的植物

不同的民俗花卉不一样的哦。

潮汕民俗中的植物崇拜,能有效地满足人们趋吉避邪的心理需求。潮汕人初一早吃“飞龙菜”、豆干,其意头是新年飞黄腾达,发财当官。元宵节家家户户喜欢在门楣上插榕树叶和竹子,妇女喜欢把两片榕叶插在头上,孩子们则取一片夹在耳朵边,表示人们向往吉祥之意。端午节时,各家各户都在门檐上插菖蒲、艾草,是为了禳邪招福。旧时潮汕民间喜欢穿草鞋,是因为草鞋能去邪气,驱鬼怪。红花在婚嫁、丧葬、“出花园”、小孩受惊夜啼等习俗中大量应用,盖因“红花是皇帝,红花辟邪气”。迎神、游神时,乡里老大,一手拿着石榴枝,边走边用石榴枝蘸水挥洒,是为开路净道,表示四方吉祥。潮汕人喜欢在自家门口种仙人掌,是为了辟邪。

潮汕民俗植物与潮人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年中的各大节日及各项礼仪

习俗中应用广泛。其中用于传统节日的植物共有110 种,特定礼仪的有86 种,直接应

用原植物的有78种,做成食品的有74 种,有一定药疗作用的有92 种,分别占潮汕民

俗植物种类的78.6%,61. 4%,55.7%,52. 8%,65.7%。

潮汕民俗植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应用非常广泛(详见附录)。不少种类还有多种

使用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石榴花、仙草和大橘,潮人普遍认为这三种植物能驱邪并

带来好运气。无论大小事,只要跟民俗有关的活动,一定少不了它们。民俗植物的使

用往往跟它们的音、色、形有着紧密的联系。音,是指植物的使用取其读音与吉祥语

相似,如柑,俗称“大吉”,喻凡事大吉大利;色,即花的颜色,如千日红是“出花

园”或结婚时用于“洗花水”的植物之一,其花红色,有洗后生活红红火火之意;形,

跟植物的特性有关,如“草头”,虽然不同地区使用的植物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

同的性质,就是往往只有一个根部,地上部分有很多分支,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可能是

夫妻同心、子孙满堂。

石榴多籽,取其“多子多孙”之意。如潮州、澄海一带,有为孩子“出花园”的风俗。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为虚岁15 岁的孩子举办的特有的成年礼俗。“出花园”的

日子一般在农历的七月初七,也有另择吉日良辰的。

按照大多数地区的风俗,要用花草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饶平使用的是榕树

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 种;愚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

的是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舆汕头是用苞、围、榕、竹、

石榴花合为5 种好花;余惠来使用的花草可以是12 种或8 种,通常是榕树枝、竹枝、

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春草、芙蓉花、杨梅花、栗草等各一对。此时必不可少的

是芙蓉花、栗草、石榴花。传说百花有花神,让鲜花的芬芳之气洗净孩子身上的稚气,

有驱除邪气、保护平安的吉祥含义。对榕和对竹象征“出花园”的孩子像榕和竹那样

富贵长寿、步步高升。俞潮阳使用的花草为12 种,可用任意花草,但多含有石榴花和

仙草。

在成婚前的各个阶段,双方无论商议什么事,都要写在红帖上,装在帖盒里,帖

盒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揭阳渔湖,帖上应放一对仙草,篮内放一对大橘,仙草能避邪,

大橘则表示“诸事大吉大利”。盂在惠来,送聘担饼食的圣格要放一对芙蓉花和干栗草

花蕾、石榴花,表示“吉祥平安”的意思

参加丧葬者回家时,要先用家人早已准备好放在门口的红花水或仙草水洗脸,饶

平则用刺苋或其他带刺的植物代替红花和仙草,虞接着把洗脸水泼倒在外面路上,以

示不让秽气缠身,之后方可进家门。

在所调查的140 多种民俗植物中,石榴花(又称红花)、仙草(又称抹草,学名小

槐花) 备受潮人的青睐和崇奉。

石榴花的枝条,无论有无花,潮人都称为“红花”。石榴花果并丽,长期以来,潮

人把它视为吉祥之果,故有“无榴不成乡”的说法。在旧社会,许多穷苦人家即使温

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也还是会想方设法种上一棵石榴树或仙草,仿佛那就是他们

的希望之树。因此,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

石榴花和仙草是潮人最广泛、最普遍、最常用的吉祥植物,在红白喜事、游神赛

会以至各种生产生活实践中都经常被用来纳吉除邪。

俗语云:“红花是皇帝,红花避邪气”,就是说用石榴花可以祛除邪气,保平安。

潮州出花园12养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