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瑞凡.
主要剂型 25%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
毒性 低毒。
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与缬霉威、苯噻菌胺及烯酰吗啉的作用机制类似,通过干扰致病真菌的磷脂和细胞壁沉积物生物合成,达到抑制孢子的萌发和菌丝体的生长,对处于潜伏期的植物病害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
(1)双炔酰菌胺为新型卵菌纲病害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是一种高效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各种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和晚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的杀菌剂,对病菌具有预防、治疗和降低病菌繁殖数量三大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它具有稳定、持久的预防保护作用,比以前的杀菌剂有效期长5~7天,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减轻劳动强度。
(2) 对霜霉属和疫霉属等卵菌纲致病真菌均有较好的活性[活性:原来是从溶液离子的活动度和酶的活性开始,上至高级生命系统和生理机构的功能活动都适用的一种极其概括的非专门术语。],对西瓜疫病、辣椒疫病、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晚疫病等有特效。
(3) 杀菌活性高,抗性风险小,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明显优于氰霜唑、氟啶胺、代森锰锌等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马铃薯晚疫病菌中未发现稳定的抗性分离菌株。
(4)具有预防、治疗及抗产孢活性,极好的预防活性,极低浓度下仍能表现很好的活性。
(5)双炔酰菌胺喷施到作物表面以后,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后迅速渗透到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和叶肉细胞内,并可以进行跨层传导,渗透到叶片背面,大大提高了药剂的保护效果。由于很多药剂已渗透到蜡质层,所以抗雨水冲刷能力极好。因此,田间持效时间长。
应用
防治辣椒疫病,可先用62.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5毫升兑水15千克喷雾,控制病害的流行,3~5天后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5毫升+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毫升兑水15千克喷施,控制疫病的蔓延和减缓疫病的流行速度。
防治西瓜疫病,发病初期可喷洒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必要时还可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25~0.4升,如能喷洒与灌根同时进行,防效明显提高。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每亩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毫升,兑水45~60千克喷雾。
防治甜瓜霜霉病,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500倍喷雾。此外,还可防治甜瓜疫病、瓠瓜疫病等。
注意事项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1)为防止病菌对药剂产生抗性,一个生长季内双炔酰菌胺的使用次数最好不超过3次,建议与其他种类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2)储藏温度应避免低于一10°C或高于35°C。
(3) 应储藏在避光、干燥、通风处。运输时应注意避光,防高温、雨淋。
(4) 避免药液接触皮肤、眼睛和污染衣物,避免吸入雾滴。
(5) —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蔬菜生产中常用农药使用介绍,对此广大农民朋友有什么看法呢?或需要补充相关知识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私聊小编,谢谢各位的阅读,喜欢小编的文章,就给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