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之前写过的玉米病虫害系列、玉米种子品种系列,近期整理了玉米病虫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之「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部分,此部分包括:玉米种子处理和喷雾的处理。
今天把整理的资料按:「病害名称-杀菌剂药剂名称+使用量」的格式汇总分享给大家,资料比较全,建议先收藏,留着后续参考使用。
本文分为两部分:一、常见的杀菌剂 二、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在开始之前,先把针对玉米常见的几种杀菌剂罗列一下。
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为:内吸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菌剂。
按作用结果分为:治疗性杀菌剂和保护性[《保护性》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杀菌剂。
一、常见的杀菌剂
三唑酮[三唑酮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药剂被植物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被根系吸收后向顶部传导的能力很强。
三唑醇:属广谱内吸性种子处理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赤霉素和麦角固醇和生物合成进而影响细胞分裂速率。通过茎、叶吸收,在新生组织中稳定运输,但在老化、木本组织中输导不稳定。
戊唑醇:属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活性、保护和治疗作用。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福美双:抗菌谱广,保护作用强,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主要用来处理种子和土壤,以防治禾谷类作物的黑穗病[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等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它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和多种作物的苗期立枯病,也可用在防治果树和蔬菜的部分病害。可以与多种内吸性杀菌剂复配,并可与其他保护剂杀菌剂复配混用。
拌种[拌种指的是在播种前将种子与农药、菌肥等拌和。]灵:内吸性杀菌剂,拌种后可进入种皮或种胚,杀死种子表面或种子内部的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同时也可进入幼芽和幼根,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对幼苗的侵染。
咯菌腈:属非内吸性的广谱杀菌剂。主要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酶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百菌清:广谱、保护性杀菌剂,药效稳定,残效期长,药效适用范围宽,不易诱发病菌产生耐药性。
硫菌灵: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喷到植物上后很快转化成乙基多菌灵,使病原菌孢子萌发芽管扭曲异常,细胞壁扭曲,影响附着胞形成。具有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特点,还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剂,它能渗入萌芽的种子从而杀死种子内的病原菌。对植物生长有**作用,能使小麦增产。
克菌丹[克菌丹又叫开普顿,属于传统多位点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全球已有近50年的销售历史。]: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没有内吸活性,喷药后,沾附在作物表面,可以用在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克菌丹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能防治大田作物、蔬菜等多种病害,在对铜制剂较敏感的桃树、李树上尤为适用。
粉唑醇: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粉唑醇可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再由维管束向上转移,根部的内吸能力大于茎、叶,但不能再韧皮部位横向或向基疏导,在植物体内或体外都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烯唑醇[又名速保利;为三唑类杀菌剂,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属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烯唑醇抗菌谱广,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和内吸性,植物种子、根、叶片均能内吸,并具有较强的向顶传导性能,残效期长。不宜长时间、单一使用该药,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对藻状菌纲病菌引起的病害无效。
高效烯唑醇:属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作用机制与烯唑醇相同,都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真菌细胞膜不正常,使病菌死亡。
代森铵[代森铵属有机硫制剂。]:具有治疗与保护作用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代森铵水溶液呈弱碱性,能渗入植物组织,所以杀菌能力强。代森铵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对植物安全,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
代森锌:属于低毒、广谱性的杀菌剂。使用代森锌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应在病害初期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异菌脲:属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既可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及产生,又可抑制菌丝生长,也就是说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井冈霉素:属内吸性很强的农用抗生素,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特效药,50毫克/升浓度的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可达20天,不会引起药害,还可防治水稻稻曲病。
敌瘟磷:抑制稻瘟病病菌脂质代谢和几丁质合成,主要直接破坏细胞结构,间接影响细胞壁的合成,对稻瘟病防治和治疗效果较好。
稻瘟净:有机磷杀菌剂,有内吸性。起到保护和治疗的作用。
二、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1、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①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0克/100千克的种子拌种(注:三唑酮是低毒农药,但无特效解毒药剂,所以要注意贮藏和使用安全这些,可与除强碱性药以外的一般农药混用,安全间隔期为20天);
②用10%三唑醇干拌种剂600~750克/100千克或15%可湿性粉剂400~500克/100千克的种子拌种(注:三唑醇高剂量对玉米出苗有影响,拌种时需加入适量水或其他黏着剂);
③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40~640克/100千克的种子拌种或用5%烯哇醇微粉种衣剂[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药种比为1:200包衣(注:烯唑醇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做地面喷洒使用,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
④用12.5%高效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40~640克/100千克的种子拌种(注: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⑤用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90~180毫升/100千克的种子包衣(注:拌种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深度以2~5厘米为宜);
⑥用20%萎锈灵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100千克(注:20%萎锈灵乳油100倍液对麦类可能有轻微的危害,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勿与碱性或酸性药品接触);
⑦用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50克拌种50千克(注:硫菌灵不能与铜制剂混用,不能长期单一使用,应与其他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或混用);
⑧用12.5%粉唑醇乳油320~480毫升/100千克玉米种子(有效成分40~60克)拌种;
2、防治玉米苗期茎基腐病
①播种前,用450克/升的克菌丹悬浮种衣剂70~80克/100千克种子包衣(注:克菌丹可与多数常用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
②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6克/100千克种子包衣;
3、防治玉米黑粉病
每50千克种子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种;
4、防治玉米黑穗病
①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千克拌种100千克;
②用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200克/100千克种子拌种;
5、防治玉米小斑病
①茎叶喷雾: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0~80克/亩兑水40~60千克喷雾,间隔15天再喷1次,共喷2次;
②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45%代森铵水剂78~100毫升,兑水喷雾(注:45%水剂兑水稀释倍数低于1000倍液时,对有些作物可能会出现药害,尤其是高温时对豆类植物易产生药害;不宜与高浓度的其他农药混用,高温或过量、重复喷药容易出现药害;不能与碱性和含铜农药及含有游离酸的物质混用,如多硫化钡、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等。);
③用40%敌瘟磷乳油500~800倍液喷雾,当中下部叶片出现病斑时开始喷药(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且使用除草剂敌稗前后10天禁止使用敌瘟磷;切忌不要迎风搬运和喷雾。);
④每亩用40%稻瘟净乳油60~7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降低药效;也不能与磷胺、亚胺硫磷、五氯酚钠混用,否则会产生药害);
6、防治玉米大斑病
①应在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注:其为保护性杀菌剂,应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效果最佳;不能与铜制剂碱性农药混用,以免降低药效。);
②发病初期,每亩每次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0~140克,兑水40~50升喷雾,以后每隔5~7天再喷药1次(注: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
7、防治玉米圆斑病
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亩兑水50~75千克喷雾(注:三唑酮是低毒农药,但无特效解毒药剂,所以要注意贮藏和使用安全这些,可与除强碱性药以外的一般农药混用,安全间隔期为20天);
8、防治玉米苗枯病
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克兑水100克种子5千克拌种;
9、防治玉米纹枯病
发病初期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亩兑水75千克喷雾(注: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施药后4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10、防治玉米穗腐病
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亩制成药土点心叶;
其他多种杀菌剂混合使用,相关配剂如:
丙环唑+醚菌酯:可以防治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
咯菌腈+精甲霜灵:可以防治玉米茎基腐霉;
甲霜灵+种菌唑: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
本文参考:孙家隆和齐军山「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菌剂」化学工业出版社
感谢您的阅读
➶➶➶右上角点击关注【新麦农】小编不迷路,更多农业信息和知识分享给大家~
友情提示:防止文中提到的方法后期用到,可点击下方【☆】图标收藏,后面可在【我的-收藏】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