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是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尤其是大棚黄瓜一旦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迅速呈现蔓延态势,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白粉病爆发的田块打药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发病之后的黄瓜减产10%以上甚至更多,如何根治白粉病已经成为了黄瓜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农户所关注的头等大事。下面科学兴农就针对黄瓜白粉病来为大家做一下介绍。
黄瓜白粉病发病规律
白粉病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有许多的生理小种,一般来说每一个生理小种只会侵染一种寄主植物,比如说前茬小麦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的白粉病菌菌株不会感染后茬作物黄瓜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一般。田间的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面上越冬,这也意味着如果重茬[重茬也叫连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种植黄瓜的话,第二茬黄瓜的发病几率将会大大提高。在来年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通过风传播,落入适宜萌发的植株上,比如说田间的湿度比较大,温度16-24摄氏度,此时也是最为容易发病的,尤其是在氮肥[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过量,植物生长旺盛的情况下,更加容易诱导发病。
在农田光照较差,通风差、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而且繁殖速度快,1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轮传播循环,因此在黄瓜的整个生长季节,反复感染病菌。这也是难以治疗的一大原因。
治疗手段
针对白粉病目前来说生产上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栽培管理、选择[我们每天都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和巧舌如簧的营销人员搞得晕头转向;被时尚潮流牵着鼻子走,信用卡严重透支;苦苦挣扎于数不清的经济新闻和理财建议中,投资收益一塌糊涂;买来一本又一本自助类书籍,指望从中学会塑身美-xuanze]抗病品种等多种手段予以预防或者干预,下面分别做一下介绍。
选择抗病品种
在选择购买黄瓜种子的时候需要建议选择抗白粉病品种,尤其是对于流行白粉病的地区,因为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白粉病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抗病品种能够大大降低发病几率,比如说津春4号、津优30号等。
调节种植密度[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黄瓜攀藤性非常强, 这也造成了黄瓜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攀藤之后叶子互相遮挡整个田间的通风能力弱、透光性差等问题。在种植的时候降低种植密度不见得就会减产,反而过大密度会导致病害的发生;同时后期可以适当的剔苗。在田间发现发病植株后及时拔除,并丢出田外。
避免重茬
重茬是导致白粉病爆发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因为白粉病孢子可以在田间越冬,并在来年爆发。
注意施肥
在种植之后的苗期阶段,植株主要以发育植株为主,此时对于氮肥的需求量较高,而后期则大有不同,主要以磷钾肥为主,而且在开始开花之后,黄瓜是属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的,如果氮肥过量植株旺长后加重白粉病的发病几率,因此注意控制此时的氮磷钾施肥比例。
药剂防治
在发现田间发生白粉病之后,除了剔除感染苗子之外,此时药物及时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田间病害更大范围的发生,可以选择20ml乙嘧酚醚菌酯加15公斤水,每周喷施一次,2-3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发病轻微的地块可以采用,对于发病严重的地块不建议用该药,同时用药时候不建议同其他药物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