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就可控制病害,又一个专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推出

氟嘧菌酯是由拜耳开发的第三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可以快速被植物体吸收向顶端传导,阻止病菌侵入并提高植物体免疫能力。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作用的基本解释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衍生解释有作为、努力、用意、施行法术等。]

化学名称:(E)-{2-[6-(2-氯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苯基}(5,6-二氢-1,4,2-二噁嗪-3-基)甲酮O-甲基肟。

15分钟就可控制病害,又一个专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推出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75℃,蒸气压6×10-10Pa(20℃)。分配系数KowLogP=2.86(20℃)。水中溶解度2.29mg/L(20℃,pH=7)。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6-119天。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25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眼睛有**性,对兔皮肤无**作用,对豚鼠皮肤无敏感作用。对大鼠或兔未发现胚胎毒性,繁殖毒性和致畸作用,无致癌作用和神经毒性。鹌鹑急性经口LD50>2000mg/kg。鳟鱼急性LC50(96小时)>0.44mg/L。蜜蜂LD50>843μg/只。

主要剂型:51%氟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43%氟嘧菌酯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悬浮剂。

作用机理:氟嘧菌酯为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它通过结合于bc1复合物Ⅲ中细胞色素b的Qo位点,阻止b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通过阻止细胞所需能量(ATP)的产生而干扰真菌内的能量循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作用特点:氟嘧菌酯为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氟嘧菌酯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通过向顶传输均匀分布于整个植株,阻止病菌侵入并提高植物体免疫能力。同时,氟嘧菌酯还具有触杀和持效双重特性。叶面施药[施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ī yào,指施舍药物。]后15分钟,氟嘧菌酯药剂就能渗透蜡质层;药后6小时,到达叶片组织内;药后9小时,在木质部内进行再分配;未施药部位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适用作物:氟嘧菌酯主要应用大麦、小麦、谷物、柑橘、咖啡、玉米、棉花、观赏植物、花生、辣椒、马铃薯、大豆、草莓、烟草、番茄、草坪和蔬菜等许多作物。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对象:氟嘧菌酯防治谱很广,可防治卵菌纲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中的腐霉病、晚疫病[病原中文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phyta) 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纲:卵菌纲(Oomycetes) 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科:腐霉科(Pythiaceae) 属:疫霉属(Phytophthora)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等;子囊菌病害中的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白霉病、菌核病等;半知菌病害中的褐斑病、大小斑病、灰斑病、炭疽病、尾孢菌属等;担子菌中的丝核菌、锈病等。

使用技术

15分钟就可控制病害,又一个专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推出1

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霜霉病

1、防治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亩用51%氟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100-133毫升,兑水50公斤,对茎叶均匀喷雾,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若病害继续存在,再喷施一次。一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3次。

15分钟就可控制病害,又一个专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推出2

番茄晚疫病

2、防治番茄晚疫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1%氟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100-133毫升,兑水50公斤,对茎叶均匀喷雾,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防治效果更佳。

15分钟就可控制病害,又一个专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推出3

黄瓜白粉病

3、防治黄瓜白粉病,在发病前或始见零星病斑时开始施药。每亩用43%氟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23毫升,兑水50公斤,对茎叶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再喷施1~2次。可与其他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一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1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