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简称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从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就有栽培[栽培指种植并培养植物。]记载[记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ì 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公元3世纪[世纪(shì jì),汉语词语。]初张揖撰《广雅·释草》也有冬瓜[冬瓜(学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粗硬毛和长柔毛,雌雄同株,花单生,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种子卵形。]的记载。《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冬瓜的栽培及酱渍方法。16世纪印度有冬瓜记载,截止[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到1988年已遍及全印度。日本在9世纪已有记录。欧洲于16世纪开始栽培,19世纪由法国传达室入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中国传入非洲,截止到1988年冬瓜栽培仍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为主。广州邻近地区栽培的节瓜,无论在枝叶上,花的构造上,都和冬瓜非常相似,惟果遥小,即老熟时仍被毛,且无明显的粉被,而风味亦略有差异,为冬瓜的一个栽培变种冬瓜喜温、耐热。
冬瓜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制冷技术是研究获得低温的方式及其机理和应用的科学技术,从广义上讲,凡是低于环境温度的都称为低温。]度为12-16℃,均比其它瓜类蔬菜[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要求高。授粉座果适宜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为25℃左右,20℃以下的气温不利于果实发育。冬瓜为短日性作物,短日照、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但整个生育期中还要求长日照和充足的光照。结果期如遇长期阴雨低温,则会发生落花、化瓜和烂瓜。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