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哑巴吃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huanglian],有苦说不出”,提起黄连,我们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肯定味道极苦,确实,它在中药苦味排行榜中,名列前排,而且咀嚼黄连时,唾液可被染成红黄色,故名黄连。
不过,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意指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中医应用黄连治病起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黄连列为上品药,说它“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下痢、妇人阴中肿痛[【词语】:肿痛 【注音】:zhǒng tòng 【释义】:指炎症的一般症状。]。久服令人不忘”。
什么时候使用黄连呢?
1.心悸失眠[乌鲁木齐南湖医院表明临床医学科学对失眠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但是,临床医学家们已经开始根据临床研究,给失眠进行定义,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失眠-shimian
]、烦躁不安[烦躁不安是指情绪异常,患者自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心神不定。]、神志不清。
2.心下[心下,汉语词语。]痞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舌红质老、干燥少津、舌苔黄腻。
黄连是中医应用很广的清热泻火药,能清心火、胃火、肝火、湿热、热毒,心火上炎可致高热出血、神昏谵语、健忘发狂、烦躁失眠、口舌糜烂等证,胃火炽盛可致口臭口疮、牙龈肿痛、烦渴口渴、心下痞懑,嘈杂善饥等证,肝火上亢可致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目红肿痛等证,湿热下注,可致恶心呕吐、泻下痢疾、胃痛腹胀、痔疮等证,热毒壅盛可致红肿热痛、疮痈肿毒等证。
中医言黄连善除心烦,对烦躁失眠、心悸心慌、焦虑不安、精神错乱等证都有较好的效果。
黄连与黄芩同用,可除心下痞,即胃脘部的胀闷气滞疼痛感。与地黄、石膏同用,可治消渴病。配白头翁可治痢疾。配大黄、黄芩可治鼻衄。
黄连善治热利,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门灼热、大便黏腻臭秽或有黏液或血液。
《伤寒论》中有12方使用了黄连,其中黄连汤可治腹痛、欲呕不呕;半夏泻心汤[泻心汤,著名重要方剂。]可治烦躁不安、心下痞满、呕吐等“痞证”;小陷胸汤可治心下痛,脉浮滑的“结胸证”;黄连阿胶汤可治心中烦、不得卧的“少阴病”。
后世也有很多应用黄连的验方,如黄连解毒汤可治热盛谵语、吐血衄血,香连丸可治痢,连苏饮可止呕,左金丸可治胁痛,交泰丸可治心烦失眠,现代研究也证明,黄连有较好的抗菌、止泻、抗炎、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