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

稻纵卷叶螟(以下简称稻纵)是水稻上的一种主要常发性害虫,具有迁飞性和爆发性,我国各稻区基本都有发生。据监测,目前部分田块稻纵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较重,预计今年稻纵总体将呈偏重发生态势。稻纵是以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卷叶啃食叶肉,造成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枯白,光合作用降低而减产。一般[一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ì bān,是指一样,普通,总体上,相关文献有唐王建《宫词》。]可造成损失20%左右,严重可减产50%以上。平台上也看到很多有关稻纵的文章,但是对其整个世代发育进程,尤其幼虫历期和为害等阐述不多。对于害虫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一般都是要在其低龄幼虫(若虫)发育阶段[是指生物发育过程的阶段划分,特别是指形态、生理、生态等质的差异。]进行,才能效果[效果,英译effect; effectiveness,是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最好,但是农户因把握不准,通常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喷药后防治效果不好。今天就带领大家揭秘其发育进程及为害症状,分析影响效果因素,如何准确把握防治时期和用药进行科学防治,实现“虫口夺粮”。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

稻纵卷叶螟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1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

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稻纵为害状

稻纵是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为害水稻为主。水稻分蘖至灌浆期都可为害。稻纵在我国各地一年发生代数不等,其中北纬30度以南稻区可越冬常年发生为害,发生代数最多,每年数十代之多,并且是北方稻区发生的虫源地,北方稻区一般发生1-3代。稻纵属于完全表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对不经过蛹发育过程的称之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其中只以幼虫阶段为害。稻纵从产卵在变为成虫的整个发育世代少者30天左右,多则40-50天,各代及其各发育阶段的时间长度因环境条件会有所不同,但不管其发生多少代,只要你懂的其发育阶段,知道如何去把握防治时期去科学防治就无需担心了。

一、稻纵一生的发育进程及为害特征。

成虫:黄褐色,体长约1厘米,翅膀展开大约12-18毫米,翅外缘有褐色宽边,翅膀上有三条黑褐色横线,其中靠近外缘最长,中间最短。成虫寿命平均7天,多5-7天左右,最长12天,其中羽化成虫后1-2天后凌晨开始交配产卵,交配时间约1小时,产卵期3-4天,平均产卵100粒,最多314粒,产卵后1-2天内死亡。成虫喜欢在密度大,长势好,氮肥偏多田块,白天隐藏在田间或草丛里,夜间活动为主,遇惊会飞,但距离不远,有趋光性,一般田间成虫数量多,发生重,也可以根据田间成虫数量判断防治适期(后面具体讲解)。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3

卵:卵近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状,约1毫米左右,一般单粒散产于水稻倒2-3叶上,少数2-3粒连在一起,其中叶片背面居多,一般视力不好或年龄较大时难以发现。卵产出后乳白色、孵化前变淡黄色,若发现变黑则是被天敌寄生的无效卵。卵一般产出后4天左右开始孵化为幼虫,以上午7-10点孵化为主。

幼虫:幼虫阶段一般约16-23天。具体多于温度等有关,一般温度高发育生长快。一头幼虫可以为害5-10片叶,其中1-3龄阶段因虫体小,食量小,为害面积小,损失程度轻。根据期幼虫大小等一般将其分为5龄

1龄:刚孵化幼虫淡黄绿色,黑头,体长约1.7毫米,一般孵化后有3天左右时间进入2龄阶段。孵化后幼虫先从叶尖顺着叶脉来回爬到,比较缓慢,然后爬入水稻心叶或叶鞘及旧的卷叶虫苞或蓟马为害形成的卷叶内取食,造成针头状白色小点,一般非专业人员不容易辨认,不过此时虫体小,抗药性[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低喷药防治效果最好。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4

叶片上稻纵2-3粒的卵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5

单粒稻纵卵

2龄:体黄绿色,长约3毫米,头褐色,前胸中部有4个黑点,体内绿色食道隐约可见,一般2-3天后进入发育到3龄阶段。2龄后幼虫比较活跃,爬行速度变快,并会爬至叶尖或稻叶的中上部吐丝促使叶片两边靠拢粘合,形成叶片纵卷的小虫苞,然后在里面取食叶肉形成透明短小的白条状,只是一般叶边粘合点少,粘合长度短,或叶片不粘合,通常称之为卷尖或束叶期,也是田间比较容易判断进行防治的时期,此时进行防治通常效果也很好。

3龄:体绿色,头褐色,体长约6毫米,前胸有2个三角形黑斑,中后胸有明显斑纹,此后体内食道清晰可见。一般幼虫3龄阶段3天左右时间,3龄幼虫吐丝粘合叶片能力强,虫苞叶片不仅粘合严密,而且比较长,封闭性好,虫苞变大变长,叶肉啃食面积通常能达到被卷叶片的四分之一到一半,同时,为害后还会转移其它叶片上重新卷叶取食,转移时间多在傍晚7-8点或早上4-5点气温不高时进行,阴雨天白天也能转移,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后期田间卷叶多,而虫少的原因。此时防治,一般防效会开始下降,剥开卷叶一般稻纵会速倒退躲避。此时防治效果明显下降。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6

稻纵1龄幼虫

4龄:体约9毫米,绿色,头暗褐色,中后胸背面斑纹黑褐色,4龄阶段一般3-4天,进入4龄后,虫苞增大,为害面积也明显增加,通常叶肉啃食面积占被卷叶片的一半以上,造成叶片枯白,剥开卷叶,幼虫快速向后退缩,不注意就会跌落,而且转叶为害频繁,抗药性明显强,为害重,一般农户喷药时也多为这个时期了,进而会频繁出现喷药后效果不好。

5龄:体长15毫米以上,黄绿色至橘红色,头褐色,多为5-6天时间,虽取食量大,转苞为害频繁,但其行动开始有所迟缓,尤其后1-2天,不仅活动少,而且停止取食为害,5龄后抗药性最强,防治效果最差。

:多在下部叶片或叶鞘内,长约1厘米左右,长圆筒形,初为淡黄色,后为红棕色至褐色,一般蛹期7-9天,然后羽化为成虫开始进入下一代发育循环进程。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7

稻纵2龄幼虫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8

2龄稻纵幼虫

二、稻纵防治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我们大量试验示范和实践应用表明,稻纵只要你抓住喷药的最佳防治时间其实是很好防治的,但是农户通常会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造成喷药后稻纵不死,效果不好,为害加重等问题。

适期不准,打药偏迟。稻纵防治一般要在田间刚发现大量卷叶或小虫苞前,即2龄幼虫及其以前进行防治,其中以刚孵化后至3天时间的1龄期防治效果最好,而一般农户发现为害打药时基本是3龄及其以后了,肯定效果不好。尤其喷药越晚,效果越差。也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药量不足,水量偏少。农药登记推荐使用的正常剂量都是针对稻纵1-2龄期使用的,而农户喷药偏迟,虫龄较大,抗药性增强时,再用正常剂量防治效果肯定下降。加之稻纵躲在虫苞内为害,用水量偏少时。田间喷药速度快,药剂不仅难以有效与虫体接触,而且喷施后,叶片分布及吸收作用的药剂浓度低,也会直接影响效果。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9

3-4龄幼虫

喷药不匀,雾滴较大,农户喷药喜欢使用多喷头喷雾器,或拖拽的担架式喷雾器,普遍造成有些地区喷药多,有些地区喷药少现象,加之雾化程度低,雾滴颗粒大,尤其喷头越多,雾化性能越差,使药液在叶片上分布数量及延展时间降低,也会明显降低效果。

抗性增加,高温影响。农户普遍具有使用一种药防治发现效果好,下次还会继续使用,因长期频繁使用一种农药防治,害虫就会很快对其产生抗性,影响防治效果,尤其抗药性越高 效果越差,同时喷药时温度较高,药液挥发快,停留时间短也会降低效果。

世代重叠,全治困难。由于稻纵是不断从南方迁入的害虫,加之早期迁入本地繁殖的害虫,通常会田间发育进度不一样,对其防治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只要田间虫量较大时,较为明显。

三、科学防治技术

对于稻纵防治除选用抗虫品种种植,氮磷钾搭配使用,避免偏施氮肥,密度过大,并适当晒田,利用天敌等生态控制和减少发生为害外,最主要就是要学会选对药剂,并抓住防治关键期,进行科学防治。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10

5龄老熟稻纵幼虫

田间发生为害前期即发现田间成虫时,一般田间成虫数量不高时,通常田间天敌对其就能有效控制,一旦发现田间每平方米有成虫4-5头以上时,通常会产卵为害较重,一般可以及时选用敌敌畏或醚菌酯等击倒性强药剂与上午田间喷施,这样可以有效杀灭成虫,减少产卵为害,如果发现田间有成虫时,也可以及时利用灯诱或性诱剂等田间诱杀防治,也能很好减少其发生为害。尤其稻纵发生代数多地区宜在水稻分蘖至受精结实期进行灯诱或性诱捕杀成虫较好,而北方发生代数比较少宜直接田间喷药杀灭成虫。

田间发生为害初期即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虽然1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间,但是一般农户不宜发现把握,一旦发现田间为害时,也基本都是高龄阶段。因此对于初期判断把握,除发现田间有刚卷尖或束叶的新虫苞每百丛有40个以上,或有幼虫50头以上需要及时喷药外,也可以田间发现大量成虫后的7-10内喷药防治,也基本是其孵化盛期至1龄幼虫期,对于能够识别卵及其发育进度的,也可以在百丛有卵粒150头以上,并且大部分变黄后1-2天防治,药剂一般只要选用登记稻纵防治的效果都很好的,比如苏云金杆菌、或阿维菌素、或甲维盐、丙溴磷、四氯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虽然亩用苏云金杆菌6000IU/微升400-50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或5%阿维菌素10毫升,或5%甲维盐10-20毫升或30%茚虫威6-8克等在稻纵3龄后防治效果不好,但此时喷药基本效果都还是很好的。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11

田间发生为害中期即3-4龄期,通常虫苞较大,叶片有大量长条斑或大面积枯白时,因虫体大,抗性强,宜选用不同类型药剂混配的复配药剂进行防治,同时用量也要适当提高,或使用推荐的最高剂量使用,比如可以亩用10%甲维.茚虫威20毫升,或40%甲维.毒死蜱50毫升。或20%阿维.茚虫威20毫升,或6%阿维.氯苯酰40-50毫升或34%乙多·甲氧虫20-24毫升等。

田间发生为害后期即4-5龄期高龄幼虫,或发现田间世代重叠严重,大小虫都有且数量较大时,宜亩用33%氰氟虫腙40-50毫升,或22%氰虫·甲维盐40-50毫升,或34%乙多·甲氧虫30毫升喷施防治,通常效果较好。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12

稻纵试验喷药

稻纵卷叶螟要想防治效果好,必须要根据其生育进程进行科学防治13

稻纵田间为害状

提高稻纵防效的几个小窍门:1.对于成虫防治,喷药时可以从田块周边向内打药,能减少逃脱,提高效果。2.喷药时要田间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田间中后期喷药时宜药剂中加入有机硅或安融乐或激健等增效剂喷施,能减少用量,或提高防效。3.喷药时要用足药量,一般不低于30公斤,其中以傍晚或上午10点前喷药。4.要不同作用机制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一般发生数量大,世代重叠严重,或田间为害较重时宜连防两次,7天一次。

内容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给予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