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柑桔黄龙病是全球柑桔生产上毁灭性病害。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泰国、南非叫“青果病”,印度叫“梢枯病”, 在亚洲和非洲 37个国家发生,属世界性、毁灭性病害。
一、柑橘黄龙病的介绍
柑桔黄龙病属细菌性病害,柑子、橘子、橙子、柚子、柠檬等均可感病,尤以柑子、橘子最易感病,橙子抗病力相对强一些,幼树老龄树均可感病。
二、黄龙病的危害
1、发生面积大
2、发生程度重
3、危害损失大
4、对产业安全威胁大
三、柑桔黄龙病症状表现
1、斑驳型黄化:叶片为花叶。染病早期叶片常显现为斑驳型黄化。一般以夏梢为多,后新生叶为斑驳型或均匀黄化叶片。
2、均匀黄化:染病植株病菌扩散到全株后,新抽生叶片一般为均匀黄化。一般夏梢感染后,新抽生的秋梢为均匀黄化。
3、红鼻子[“红鼻子”,主要表现为鼻子前端发红,日久鼻尖,鼻翼肥大,有的可发生在两颊部、下巴和口的周围,甚至额部。]果或青果:红鼻子果:果实上端(果蒂端)红色或黄色,下端为青色,果形为鸭梨形或猕猴桃形。
4、刚感染黄龙病树的果长不大。
四、如何断定黄龙病病株
1、当年夏梢1一2枝叶片变花叶;秋梢1一2枝变黄,秋梢变黄的着生枝条果实有红鼻子果或青果;则断定为黄龙病。
2、当年秋梢1一2枝叶片变花叶或变黄叶,第二年该枝条着生红 鼻子果或青果则断定为黄龙病。
3、夏梢或秋梢为缺素状黄化,部分或全部果实为红鼻子果或青果则断定为黄龙病。
五、柑桔黄龙病的特性
1、柑桔黄龙病的潜伏期较长。染病后并不立即显症。潜伏期的长短因品种、树龄、健康状况、种植环境有关。最短2一3月(主要通过木虱[木虱为昆虫纲同翅目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传播[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最长3一5年(主要通过苗木带菌传播)。
2、柑桔黄龙病传播途径:带菌苗传播;木虱传播。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规律
一、传播方式
1、接穗调运、带菌苗木(远距离传播);
2、嫁接传播-潜伏期2-9个月
3、昆虫媒介-柑桔木虱
二、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技术
1、应用无菌苗木
2、防控柑橘木虱
3、及时挖除病株、烧毁
4、定期开展黄龙病调查是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黄龙病蔓延的重要举措!!!
铲除黄龙病树(流程)
物理防控
1、清除桔园附近九里香、黄皮等木虱寄主植物;
2、控梢,通过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促进新梢抽发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时间,促进新梢成熟;
3、利用黄粘板进行测报,并诱杀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以控制虫口基数。
4、防虫网防控柑橘木虱
保树(如何防控黄龙病?)——柑橘“木虱”
亚洲柑桔木虱(成虫)——黄龙病主传播媒介
1 柑桔木虱的分布
柑桔木虱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各地,还有浙江、江西、湖南南部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部分海拔在六百米以下的柑桔产区。随着气候变暖,适生区还不断扩大,因此加强柑橘苗木(黄龙病)和木虱检疫,严防扩散蔓延。
柑橘木虱在我国的发生地分布
2 柑橘木虱的介绍
卵:初为白黄色,渐渐变为橘黄色,主要产于嫩芽,当新芽第一片叶半露时,开始产卵,卵产于叶柄缝隙和叶的合缝处,有堆产,条产,散产,产卵数量630——1230粒/雌。
若虫[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nymph)。]:5龄,扁椭圆形,背面稍突,各龄色不同,常为淡绿,淡黄或灰黑色相杂。形成横纵状斑纹,2龄后翅芽逐渐显露,腹部周缘分泌白色蜡丝。
成虫:栖息或取食时,头部下俯,腹部翘起45度,容易识别,有趋黄,红性,趋嫩性,喜通风透光,树冠稀疏,果园外围,嫩芽新梢多的苗圃和幼树,木虱数量较多。
世代:广东,广西一年发生7——14代,浙江5——7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群集在叶背越冬,春季3——4月,越冬成虫开始在春梢嫩叶上产卵。
柑桔木虱各生育期图(引图)
3龄以上若虫即可传播病菌
柑桔木虱在华南地区以及江西、湖南华中地区年发生11-14代,且世代重叠严重,有效防治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较少,造成较严重危害。
黄龙病在我国南方10个省(自治区)的267个县(市)有不同程度发生,近5年砍病株近亿,仅赣州地区2年砍3000万株。
3 柑桔木虱的生活习性
各嫩梢抽生期均为木虱为害及传播黄龙病时期,尤以秋梢抽生期是木虱为害最严重,传播黄龙病最严重时期。其次是夏梢(特别是5月初的早夏梢)、春梢以及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的晚秋梢。柑桔木虱成虫将卵产在露芽后的芽叶缝隙处,且繁殖离不开嫰梢,尤其喜欢在嫩梢生长至5公分以内产卵及为害,嫰梢抽生次数越多,抽生时间越长,危害越重。
喜通风透光处,果园暴露,树冠稀疏虫害常较重,果园外围,苗圃和幼年树抽发嫩芽新梢多,木虱为害重。
温度是影响木虱活动的主要因素,夏季温度高,活动力强,寿命较短,秋季后温度渐降,活动力较差,冬季低温即使有柑橘嫩芽,其也停止活动,寿命特别长。
木虱虫口年消长与新梢抽发同步,出现春,夏,秋新梢抽发期的3个高峰期,其中以秋梢最多(9月底成虫数达到最高峰),9至10月以后虫口密度逐渐下降。
4
木虱危害
以若虫,成虫群集危害嫩梢,嫩叶和嫩芽,引起新叶扭曲畸形,嫩芽幼梢干枯萎缩,若虫白色排泄物诱发煤烟病,是柑橘嫩梢期重要害虫之一,是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
5
木虱防控策略
采取“治虫防病”重点抽梢期,具体措施如下:
(1)植物检疫,加强检疫,严禁从黄龙病区调运苗木,防止黄龙病菌与木虱传播蔓延;
(2)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抹除零星嫩芽,清除零星芸香科植物,成片的橘园应种植同一品种,采取“顾春梢,抹夏梢,保秋梢”的策略,抹芽控梢,统一放秋梢,使橘园新梢抽发整齐,减少夏秋梢虫源。砍除病树,以减少病虫源及木虱产卵繁殖场所;
(3)果园周围营造防护林,增加果园隐蔽度,阻隔木虱扩散;
(4)培育无病苗圃,隔离种植,减少木虱传病机会;
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技术—综合治理
1、应用无菌苗木,从源头控制病菌传播;
2、橘园种植防护林,增加荫蔽度可减少木虱发生;
3、加强栽培管理,使新梢抽发整齐,并摘除零星枝梢,以减少木虱产卵场所;
4、砍除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虫口基数;
5、在防治技术上要重点抓住“三梢”抽发期这一防治适期(掌握新梢萌芽至芽长3-5cm时第一次防治),一般情况下,春梢防治1次,夏梢1-2次,秋梢2-3次,全年防治4次以上,可有效控制柑橘木虱的为害,使用10%吡丙醚[吡丙醚 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是C20H19NO3,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可明显降低木虱虫口密度。
6、针对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的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化学药剂建议杀成虫与杀卵药剂(吡丙醚)复配使用,以延长持效期。
注:已感黄龙病病株处理时,须先打药杀死木虱后再砍树。以预防为主,切忌发现木虱危害后才打药 。从种植那天起无论发现木虱与否,都需进行预防。
化学防治
柑桔木虱之所以难防治,其果区不能做到大规模统一防治,造成世代重叠(因为成虫、若虫、卵混合发生)严重,注意杀卵与杀成虫药剂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目前登记柑橘木虱药剂有:啶虫·毒死蜱,高氯·毒死蜱,氯氰·毒死蜱,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氟氯氰菊酯、唑虫酰胺、吡丙醚,但杀卵药剂较少,效果较好的是吡丙醚。其吡丙醚对亚洲柑桔木虱的卵、若虫、成虫整个生育期都有明显控制作用。
吡丙醚介绍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桔研究教育中心昆虫学和线虫学部发表于SCI期刊一份权威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吡丙醚对柑桔木虱卵、若虫繁殖、成虫羽化及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国内通过多年的试验证明吡丙醚对柑桔木虱卵孵化、若虫及木虱成虫的繁殖起到其它药剂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从源头控制虫口基数
作用机理
类似于保幼激素机理,能有效地抑制胚胎的发育变态以及成虫的形成,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咽侧体活性和干扰蜕皮激素的生物合成。
安全性
吡丙醚对鱼类-低毒
蜜蜂急性经口毒性:LC50 4559.09mg/L-低毒
蜜蜂类急性接触毒性:LD50>99.3ug a.i/bee-低毒
与常规杀卵剂的区别
吡丙醚用药时期灵活、药液无需接触卵、对世代重叠害虫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