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实蝇,Tephritidae,fruit flies;fruit fly,双翅目无瓣类实蝇科的通称,实蝇隶属双翅目( Diptera) 实蝇科( Tephritidae) ,世界已知约 500 属4500 余种。],俗名“柑蛆”,是为害柑橘的重要虫害之一,有着专性强、传播广、危害[危险灾害。]大等特点。
该虫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孵化后蛀食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使其脱落、腐烂,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引起消费恐慌,造成柑橘大面积滞销。
关于柑橘大实蝇
柑橘大实蝇“罪恶”的一生
①柑橘大实蝇仅危害柑橘类,其中以橙类受害最重,同时也对杂柑、柚类有较大危害。
②4~5月为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羽化[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出土期,性成熟后开始交配,成虫将卵产于果实腰部和脐部,幼虫在孵化后可直接在果实内部穿食其瓤瓣。
③受害果实未熟先黄,早期落果[落果成熟后的果实从果树上掉在地上,因为其成熟了,味道甘甜以及柔软或者没成熟的果实,由于栽培管理不好、肥料和水分不足、授粉不良或刮风下雨等原因,从果树上掉下来。],严重影响柑橘产量;为害后未脱落的果实内含带大量蛆虫,果肉腐烂,腥臭,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大实蝇为什么难防?
一、行踪难寻觅
柑橘大实蝇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前三个虫态不是在土中就是在果实中,不仅不易发现,此期用药,药剂也难以到达虫体,防效较差。
而成虫期本身比较短,只有1~2个月,大实蝇因交配或产卵而飞入橘园[《橘园》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之一。]时仅活动几个小时,然后又会飞离,成虫活动性强、行踪难觅,常规药剂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对其伤害较少。
二、危害难察觉
大实蝇的产卵盛期在6~7月,此时幼果还比较小,产卵痕迹也很小,而成虫又与黄蜂相似,不易引起果农重视。
由于柑橘在整个挂果期间均会出现落果现象,而虫害传入初期,落果量也不大,难以辨识。在未进行防控的情况下,不需几年便会泛滥成灾。
三、具有扩散性
成虫迁飞扩散能力很强,一个橘园有虫,附近果园很易被转移为害。
幼虫可随蛆果实现远距离传播,老熟幼虫的抗逆性很强,能随时随地化蛹越冬,羽化后交配产卵,又可危害附近的橘园。
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区域联防
因大实蝇扩散性强,要加强虫害的监测,随时发现,随时开始防治,并注意联系周边果园统一防控,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全逮实蝇诱捕球诱蝇效果实拍
适期防控,诱杀[故事讲述的是村子里做炮仗的石永强因一次贪睡,而错过了村子的撤离,石永强看似嬉笑怒骂,放荡不羁,但面对鬼子的“诱杀”,开始了一段勇敢而又机智的“反诱杀”。]成虫
抓住成虫羽化至产卵这一关键防治期,灭杀产卵前的成虫。鉴于大实蝇活动能力强,除羽化出土时的土壤处理外,主要以诱杀为主,防效较好。
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重点掌握在雨后转晴,气温较高时,在树盘下喷施敌百虫、毒死蜱,或辛硫磷大粒剂,随后将药拌入土中,毒杀正在羽化出土的成虫。
5月下旬至7月中旬:诱杀成虫,包括食诱剂诱杀及诱蝇球诱杀,防效均比较好,但前者操作麻烦,建议使用诱蝇球。
轻发园每2~3株挂1个诱蝇球,按橘园周边密度高、中间稀的原则悬挂在柑橘树中上部荫凉通风的地方。诱蝇球应选择喷胶均匀、耐雨水、高温,引诱效果好的全降解塑料球,如全逮实蝇诱捕球,环保耐用!
捡拾落果,妥善处理
大实蝇危害过的柑桔果实9月末开始变黄,继而落果。蛆柑落地后,里面的老熟幼虫爬出钻入土壤中化蛹,又成为第二年柑橘大食蝇的虫源。
摘除未熟先黄虫果既保住了当年的防治成果,禁止老熟幼虫入土,又为第2年的大实蝇防治打下良好基础。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摘除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蛆果,拾净地上所有的落地果进行煮沸处理、集中深埋处理,达到杀死幼虫,断绝虫源的目的。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农业助手(huaken004),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