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吡唑(英文名称Pyrazole)又名;1,2-二氮唑(1,2-Diazole);二氮二烯五环;邻二氮杂茂;是白色针状或棱形结晶,从乙醇中结晶的吡唑是无色针状晶体。]醚菌酯应该是这两年最火的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了,他们的老**是从一种蘑菇当中提取出来的,而且都属于甲氧基[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类。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些“菌酯”的故事。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

都叫“菌酯”有何不同

3种杀菌剂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最大的区别在于醚菌酯较其他两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渗透性是生物膜所具有的特性,指由浓度差引起的水分净移动的能力,如土壤和多孔岩石,指其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对于空气扩散器而言,是指允许空气通过的能力。]更强一些。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1

如果这3个杀菌剂同一天开发出来,那大家对它们的认识绝对不像今天这样非要分出个高低,因为他们真的差不多。

之所以有人说醚菌酯这两年效果不太好,是因为醚菌酯开发较早,抗性也起来了。

吡唑醚菌酯是较新的化合物,抗性较低,活性最高。

就前期防效来说,嘧菌酯和醚菌酯半斤八两,后期治疗作用也都平分秋色,由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良好的内吸移动性,在实际应用中这两者更好用。

但是如果把醚菌酯喷雾用水量加大,喷得均匀些,效果也差不到哪儿去。

药效好

也不能长期单一用

在很多人眼中,这3种“菌酯”杀菌谱广,治病效果很不错,用药水平高的地方使用频率很高,殊不知这简直就是浪费这类杀菌剂的强大功效。

甲氧基丙烯酸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强烈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来说说怎样用才最好。

(1)这类杀菌剂最好在孢子萌发前使用,虽然这不现实,没看到病斑的时候没人会打药,而且这么贵。

(2)如果发病了,使用这类杀菌剂的最重要效果是防止病菌菌丝生长,防止孢子二次浸染,而不是直接快速杀灭病菌。

(3)请尽量减少使用这类药剂的次数,它们的作用位点非常单一,抗性起得比较快,一季用3次封顶了;

别指望单独用它杀菌,活性真和其他针对性的杀菌剂没多大区别,只是防效和持效期要好很多;

所以说不能长期使用单剂做治疗作用,最好配着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使用复配剂。

当然,也不能把这三类产品一起用,既是浪费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渗透性强也是麻烦

这3种杀菌剂都有很强渗透性。

(1)嘧菌酯刚开始推广的时候都会明确说明不要与有机硅和乳油混用,原因就在这里,小苗期都要慎用。

已知药害:嘧菌酯在嘎啦苹果上会造成药害,嘧菌酯+乳油在上海青上会造成药害。

(2)吡唑醚菌酯比较神奇,出现药害的几率不大。

总之,强大的渗透性让这类杀菌剂能很好地与叶片表面亲和,大大提升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但也对个别产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种杀菌剂登记范围及用量

嘧菌酯

嘧菌酯在我国25种农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33种病害。

蔬菜类:

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病原中文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phyta) 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纲:卵菌纲(Oomycetes) 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科:腐霉科(Pythiaceae) 属:疫霉属(Phytophthora)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和叶霉病;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黑星病和蔓枯病;冬瓜霜霉病和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丝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和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黑痣病。

水果类:

葡萄霜霉病、白腐病和黑痘病;柑橘炭疽病和疮痂病;西瓜炭疽病;荔枝霜疫霉病;香蕉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芒果炭疽病。

大田类:

大豆锈病;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

以番茄晚疫病、叶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黑星病、蔓枯病的防治为例: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2

黄瓜蔓枯病

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次每亩用嘧菌酯250 g/L悬浮剂制剂量60~90 g(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广泛应用的术语,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15~22.5 g)兑水喷雾,每隔7~10天施用一次,安全间隔期[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醚菌酯

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对白粉病等特效。醚菌酯在我国15种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13种病害。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3

黄瓜白粉病

蔬菜类:

黄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

水果类:

草莓白粉病;苹果白粉病、斑点落叶病和黑星病;梨树黑星病;葡萄霜霉病;香蕉叶斑病等。

大田类: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以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为例: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4

草莓白粉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用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有效浓度100~166.7 mg/kg)喷雾,每隔7~14天喷一次,安全间隔期为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或用醚菌酯30%可湿性粉剂制剂量30~40 g(有效成分9~12 g)兑水喷雾,每隔7~14天用1次,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最多施药4次。

吡唑醚菌酯

相对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

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在我国23种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25种病害,且在玉米和大豆上获得登记“植物健康作用”。

蔬菜类:

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白菜炭疽病。

水果类:

西瓜、芒果炭疽病;香蕉黑星病、炭疽病、叶斑病和轴腐病。

大田类:

草坪褐斑病;茶树炭疽病;玉米大斑病和植物健康作用等。

以白菜炭疽病的防治为例:

涨知识: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您会正确使用吗?5

白菜炭疽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次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制剂量30~50 mL(有效成分7.5~12.5 g)兑水喷雾,每隔7~10天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使用要注意抗性风险

1.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均属高等抗性风险,且彼此间具有交互抗性(即使用嘧菌酯、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其中任何一种,均会同时对3种杀菌剂都产生抗性);

长期连续使用,病原菌的抗药性会迅速上升,这也就是近些年普遍反映嘧菌酯、醚菌酯对病害防治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2.从抗性治理的角度,在每个作物生长季,嘧菌酯、醚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合计用药次数也不应超过3~4次;

应该和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如三唑类等)轮换交替使用。

来源:农田行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