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症状及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俗称花足秆、烂脚瘟、云纹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发病,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东至县属于皖南山区,每年6—8 月的高温高湿为纹枯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该地区纹枯病发病重,严重制约水稻的稳产、高产。纹枯病可使水稻无法抽穗、秕谷增加、千粒重[千粒重是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g为单位。]下降、品质降低,严重的可致减产15%以上。为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稻农经济损失,笔者介绍了该病的病原特征、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及有效防治对策。
1 病原特征
水稻纹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分有性态和无性态。有性态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现;无性态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目前,危害水稻的主要是无性态菌丝[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泛,自然发病的有15 科近50 种植物,其中重要的寄主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豆类、花生及稗草、莎草、马塘、李氏禾、狗尾草等杂草。病菌形态主要有菌丝和菌核[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2 种[1]。
1.1 菌丝
在病斑出现数日后,表面就有菌丝长出,幼嫩菌丝无色,老熟时淡褐色,较粗壮,有分枝且分枝处有缢缩,分枝与主枝成锐角,距离分枝不远处有横隔。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2 ℃,并且要求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为95%以上。强光照可抑制菌丝的生长。
1.2 菌核
菌丝相互交织密集即成菌核,菌核形成需3~4 d,多生于植株表面,呈扁球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最初为白色,后渐变成灰褐色至深褐色。菌核与菌丝相连,遇空气干燥,较易脱落。菌核表面粗糙并有萌发孔,菌核形成过程中通过该萌发孔排出分泌物,菌丝也由此萌发孔伸出。菌核在17~35 ℃条件下均可萌发,以28~30 ℃为最适温度。在28 ℃和相对湿度95%条件下,1~2 d 内可萌发产生菌丝,湿度越高,生长越快,有水滴存在时极有利于菌核萌发[2]。
2 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性病害,其发病流行主要受大田菌源数量、气候、寄主抗性、栽培管理等影响。
2.1 菌源数量
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在其他病残体或田间杂草等寄主上越冬的菌丝和菌丝体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上季发病重的田块,田间菌源充足,下季初次侵染株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就越高。据调查统计,一般菌核残留量可达150 万粒/hm2,最高达1 500 万粒/hm2。春耕春灌时,菌核漂浮于水面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遇适温高湿,即可萌发菌丝侵入叶鞘[叶鞘(leaf sheath)指呈鞘状包围着茎的、叶的基部,是由叶原基 下部细胞分裂而成,也有的生成象叶舌状的附属器官,通常具有伸长区,由于细胞的居间生长,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伸长,并分化成纵列平行的维管束。],2~4 d后出现病斑并产生菌丝横向发展,侵染邻近植株,病斑上新形成的油菜籽般大小的菌核落入田间可造成再侵染。
2.2 气候
在气象因子中,主要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其次是光照。在适温、高湿、阴雨、光照不足、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病害加重发生。
水稻纹枯病菌喜高温、高湿,最适温度为28~32 ℃,适宜相对湿度为95%以上。在温度为23℃以上时,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相对湿度低于85%时则病菌生长缓慢。池州市东至县每年6—7 月恰逢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早稻处于孕穗、抽穗期[抽穗是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中稻处于分蘖期,如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纹枯病大发生[吉山花瑶]。
2.3 寄主抗性
水稻纹枯病菌适应能力强、寄主范围广,目前尚未选育出对该病高抗的水稻品种,但不同品种间抗(感)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粳稻较籼稻感病,糯稻较粳稻感病;矮秆阔叶品种因分蘖多、群体大,比高秆窄叶品种感病。
2.4 栽培管理
在水稻栽培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随着水稻直播面积的扩大及栽培密度的增加,造成水稻群体过大、田间郁蔽、通透性不好;二是氮肥的多施、迟施,造成水稻植株柔嫩、徒长、叶色深绿、叶片疲软、过早封行;三是深灌、漫灌,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四是带菌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以上这些均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3 发病症状
纹枯病发病期贯穿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危害叶鞘,其次是叶片,也可侵染水稻茎秆与稻穗。水稻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至孕穗期达发病高峰。水稻抽穗前主要危害叶鞘,抽穗后向叶片、穗颈及稻穗发展。
叶鞘发病后,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加大并合并成云纹状病斑,可向上面叶鞘、叶片扩展,最后可导致整个叶鞘发黄干枯,上面叶片也随之枯死。病斑边缘呈暗褐色,**黄色或灰白色,遇高湿条件时,病斑**呈灰绿色。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类似,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并很快腐烂。茎秆受害初期,呈污绿色似开水烫伤状,后呈褐色,遇风吹易折断。穗颈部受害症状与茎秆相似,严重时导致水稻不能抽穗、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品质下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4]。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打捞菌核。在春耕整田时,将漂浮于水面的烂渣、菌核一起打捞,并带出田外深埋或晒干集中烧毁,以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初侵染源,推迟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率。
4.1.2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水稻品种,其抗病性[抗病性是病理学用语,指树木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连年高发田块,应该选择抗病性高的水稻品种种植。
4.1.3 做好肥水管理。浅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孕穗抽穗期干湿交替。早施氮肥,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性。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茎叶挺拔,后期不贪青。
4.2 药剂防治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预防为主,适时用药防治。当水稻植株发病率达20%时应用药剂防治,对发病重的田块应施药3~4 次。第1 次在发病初期进行,视病情发展间隔10~15 d 再进行防治。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5%井冈霉素水剂(1 500 mL/hm2)、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0 mL/hm2)及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 g/hm2)。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郁蔽的情况下,应加大用药量和用水量,用水量应达750~900 kg/hm2,喷粗雾,确保药液淋到发病稻株的中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