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

一直以来,水稻用农药市场中,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占据份额达到35%,市场规模为100亿元,中国、印度和日本位列前三甲。2016年,中国水稻用杀虫剂销售额为28.92亿元,占全球水稻用杀虫剂销售额的28.5%;印度水稻用杀虫剂销售额为17.82亿元,所占份额为17.5%;日本水稻用杀虫剂销售额为15.54亿美元,所占份额为15.3%。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1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

2016年至今,全球水稻用杀虫剂中的前十大产品依次为:吡虫啉[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甲酰胺是一种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味,是合成医药、香料、染料等的原料,也可作为溶剂用于合成纤维的抽丝、塑料加工、木质酪素墨水的生产等。]、杀螟丹、氟虫腈、乙酰甲胺磷[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的商品名为多灭灵。]、噻虫嗪、噻嗪酮、呋虫胺[呋虫胺(dinotefuran)为最新一代超级烟碱类杀虫剂。]、克百威。

1、吡虫啉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3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touch out)棒球和垒球比赛专用术语。]、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鞘翅目(学名: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1大目。]、双翅目和鳞翅目[鳞翅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

由于吡虫啉最近几年的连续使用,造成了很高的抗性,在水稻上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2、毒死蜱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4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有机磷[有机磷农药可因食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而中毒小儿中毒原因多为: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食物(包括瓜果蔬菜乳品粮食以及被毒死的禽畜水产品等);误用沾染农药的玩具或农药容器;不恰当地使用有机磷农药杀灭蚊蝇虱蚤臭虫蟑螂及治疗皮肤病和驱虫;母亲在使用农药后未认真洗手即换衣服而给婴儿哺乳;用包装有机磷农药的塑料袋做尿垫或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头砂土填充”土包裤”代替尿垫等;儿童亦可由于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地附近玩耍引起吸入中毒…]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击倒力强,有一定渗透作用。

它的药效期较长,我国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它。毒死蜱属于中等毒性,能较好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上和**害虫,对抗性害虫的防效较好,是取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品种,能替代它全部优势的产品则很少。

毒死蜱可防治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茶树上多种阻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在水稻上使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成虫夜出活动,具趋光性,雌蛾喜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散产于叶背,每雌产卵平均在40~70粒,幼虫孵化后即吐丝卷叶或缀叶潜伏在卷叶内取食,老熟后可在其中化蛹,亦可在落叶中化蛹。]、稻蓟马、稻癭蚊、稻飞虱[稻飞虱,属于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俗称蠓子虫、火蠓虫、响虫。]、稻叶蝉。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对**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但最好先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大范围使用;对蚊、蝇类及牛羊体外寄生虫有防效,因此也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3、氯虫苯甲酰胺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5

氯虫苯甲酰胺是邻甲酰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渗透性,药剂能穿过茎部表皮细胞层进入木质部,从而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的其它部位。它不仅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等害虫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和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持效期在20天以上,而且对有益昆虫等几乎没有毒性。

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稻丛卷叶螟、三化螟:每亩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30g/h㎡,在卵孵高峰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喷雾使用。

4、杀螟丹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6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它侵入神经细胞的结合部,阻滞前一神经细胞所分泌的乙酰胆碱[乙酰胆,是一种神经递质。]传达给后一神经细胞,而使神经细胞不发生兴奋现象,使昆虫神经麻痹,不能啮食,不能行动,停止发育,以致死亡。

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具有内吸、胃毒、触杀等多种作用。可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潜叶蝇、稻秆绳及蔬菜菜青虫、小菜蝶、梨小食心虫、柑桔潜叶蛾等害虫。

5、氟虫腈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7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稻田中使用50~100g有效成分/公顷可很好的防治螟虫,褐飞虱等害虫。氟虫腈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等虽在中国禁止用于水稻,但全球而言,仍是水稻用杀虫剂市场的重要品种。

6、乙酰甲胺磷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8

乙酰甲胺磷又名高灭磷,1972年美国的J.M.格雷森博士发现其杀虫性,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能被植物内吸输导,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及杀卵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胃毒作用大于触杀毒力,对蚜、螨的触杀速度较慢,一般在施药后2-3天才发挥触杀毒力。残效期适中,在土壤中半衰期为三天。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体内的胆碱酯酶。乙酰甲胺磷原药在叶上可维持10~15天,对稻、麦、棉、玉米、蔬菜、豆类、果树、甘蔗、烟草、牧草、茶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防治稻飞虱、叶蝉、蓟马、纵卷叶螟、螟虫。

自2019年8月1日起,国内将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上使用。

7、噻虫嗪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9

噻虫嗪是1991年由诺华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无交互抗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适宜作物为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桔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在水稻上主要用于防治稻飞虱。

8、噻嗪酮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10

由日本农药公司首先研制成功,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脱皮后畸形或成虫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d才能显效,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噻嗪酮具高选择性,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烃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某些鞘翅目害虫和害螨也具有持久的杀幼虫活性。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飞虱和叶蝉、茶、马铃薯上的叶蝉、柑桔、蔬菜上的粉虱,柑桔上的盾蚧和粉蚧,也能防治果树及茶树上的介壳虫等。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对害虫的天敌较安全,综合效应好。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药性问题。

在水稻上主要用于防治稻飞虱、叶蝉类害虫。

9、呋虫胺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11

呋虫胺是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是通过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和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的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广泛分布于作物体内。呋虫胺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可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其与现有的烟碱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可谓大相径庭,它的四氢呋喃基取代了以前的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并不含卤族元素。同时,在性能方面也与烟碱有所不同,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更广,故而,目前人们将其称为“呋喃烟碱”。对黑尾叶蝉、稻褐飞虱类,蚜虫等半翅目害虫,稻根象等甲虫目害虫均具卓效,同时也用于家庭卫生防虫应用及宠物防虫使用。

02年在日本开始推广,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是未来防治小虫的优秀成分,对水稻害虫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黑尾叶蝉、稻蛛椽蝽象、星蝽象、稻绿蝽象、红须盲蝽、稻负混虫、稻筒水螟均高效。

10、克百威

全球销量前十的水稻杀虫剂,老药仍占半壁江山12

克百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杀虫、杀螨、杀线虫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作用,对咀嚼口器害虫、土壤害虫,如稻纵卷叶虫、水稻象甲、稻叶蝉、稻飞虱、粘虫、棉铃虫、蚜虫、螨虫及线虫等均有效。

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Ach)和羧酸酯的积累,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其杀伤力强,见效快,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特点是脂溶性、内吸性好、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有较长的残效、使用安全等,对成虫及幼虫均有效,对作物无害。在水稻上主要使用3%颗粒剂撒施防治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东方蝼蛄等害虫。由于残效期较长,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达到60天,2018年10月1日起将禁止在甘蔗上使用,2022年将全面禁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