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

目前各地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进入返青[返青,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拔节期[禾谷类作物生长过程中,茎的节间向上迅速伸长的时期。],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郁闭程度提高,气温回升,春季雨水较多,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会造成水稻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症状,不利于小麦稳产高产。根据病虫情报预测,2022年小麦纹枯病在部分地区将偏重发生,要多到田间观察,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合理施药[施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ī yào,指施舍药物。]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

一、目前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3月份发布的小麦病虫情报,纹枯病在中东部主产麦区发生2534万亩。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淮和华北麦区发生较重,平均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率为5%-8%,重发区域为河南东部和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和西南部,河北、山东重发田块病株率可达50%-60%,河南局地病株率达100%;湖北、安徽和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和江淮麦区发生较轻,平均病株率0.9%-2.7%,主要发生区域为湖北汉水流域和安徽、江苏的淮河以北麦区。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2

近日江苏省发布《小麦纹枯病等病虫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意见》,江苏省小麦纹枯病见病面积397.8万亩,其中沿淮、淮北地区见病面积占全省见病面积的82.6%,苏南、沿江等地零星发生;近期部分田块病情上升较快,淮北局部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旱茬麦重于稻茬麦。预计3月中下旬纹枯病将进入发生盛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二、小麦纹枯病发生症状、特点

小麦纹枯病比较好识别,主要发病部位是小麦叶鞘和茎秆,发病后可在茎秆上看见云纹状病斑,连片形成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斑处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后期可见褐色的菌核。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3

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冬前发生轻,越冬期发展缓慢,返青拔节期快速扩展,不注意防治在穗期会出现枯孕穗、白穗或者倒伏的情况。小麦返青拔节期田间日渐密闭,部分地区普施返青拔节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小麦旺长嫩绿,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春季多雨湿度大时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扩展。

三、防治方法

首先,多到田间观察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在纹枯病病株率达5-10%时合理施药防治,也可依据当地病虫情报给出的防治适期(时间)进行施药防治。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剂有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冈霉素、氟环唑、噻呋·己唑醇[米黄色疏松粉末,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氰烯·己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单剂或复配剂。对麦蜘蛛、锈病、蚜虫等多种病虫混发区域,可因地制宜增加药剂的品种进行防治,降低施药成本。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防治方法看这里4

施药建议: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施药设备,于早晨或傍晚施药,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提高防治效果。对群体规模大、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在第一次防治后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防治。使用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要按要求做好回收处置。

第二,做好田间管理,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田间墒情和雨水情况合理的浇水或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提倡合理施肥,避免偏施重施氮肥,适当使用磷酸二氢钾或亚磷酸钾等促进叶片老熟,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