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水稻产量好,嗑叉数量不能少

要想水稻产量好,嗑叉数量不能少

要想水稻产量好,嗑叉数量不能少1

要想水稻产量好,嗑叉数量不能少

充足[充足,汉语词汇。]的光照条件、插秧[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时的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air temperature)。]、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及充足的氮素营养,温度越高分蘖[分蘖(tiller) 音:fenniè。]发生越早越多。

温度。水稻分蘖的最适气温为25~30℃,最适水温为32~34℃;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7℃或气温高于40℃,水温高于42℃,分蘖停止。

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对分蘖有利,浅水可以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元素[怀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你怀孕之后,一个可爱的胎儿就开始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起来。]的有效性;无水(渴水)或深水降低泥温,抑制分蘖发生。

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分蘖的发生,阴雨寡照时,分蘖发生延迟,光强低于自然光强的5%时,水稻分蘖停止。

营养条件。在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对分蘖的影响最明显。水稻分蘖期[分蘖期(tillering stage),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内稻株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分别是氮2.5%、五**二磷[五**二磷(phosphorus pentoxide),化学式P2O5。]0.25%、**钾0.5%。叶片含氮量为3.5%时,分蘖旺盛,钾含量在1.5%时分蘖有利。

插秧深度。插秧深度对分蘖也有很大影响,浅插2厘米左右时对分蘖有利,插深超过3厘米,分蘖节[分蘖(tiller) 音:fenniè。]位上移,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变差,弱苗深插还会造成僵苗。

叶面积[ 叶面积是与产量关系最密切、变化最大,同时又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一个因素,许多增产措施,包括合理密度和合理肥水技术之所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主要在于适当地扩大了叶面积。]指数。当秧田叶面积指数达3.5,本田叶面积指数达4.0时,分蘖停止。

有效分蘖[水稻的分蘖按结实多少可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确定法。分蘖茎高法。拔节后1周,分蘖茎高达最高茎长2/3的为有效,不足的为无效;绿叶[绿叶,是指含有叶绿素的植物的叶子,它能利用空气中的二**碳、阳光、水份及矿物质制造出自己需要的食物。]数法。具有4片以上绿叶的分蘖有自己独立的根系为有效分蘖,具有2片绿叶的分蘖为无效分蘖[禾本科等植物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按照优质米生产技术要求,不足3片绿叶的分蘖为无效分蘖,在特殊条件下(光温、营养条件充足时),可能成为有效分蘖;生根数量法。分蘖根数多的为有效分蘖,没有根系或根系极少的分蘖为无效分蘖。

【肥料圈】小圈子大农业 我们为世界种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