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个寂静而适合猫冬的季节,乌龟、青蛙、刺猬、蜗牛等各种小动物,都猫起来不见了;小河沟里的小鱼虾,也都躲入深水中,田螺、河蚌直接藏到了淤泥里,野采也都不容易了。就连鱼缸里的鱼儿,也没有了夏秋的活跃,经常呆在鱼缸里似动不动。但有一样东西,在冬季和早春的鱼缸里,却非常活跃。它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幽灵,在鱼缸里到处游荡,一旦遇到“老弱病残伤”的鱼,马上就下手。被它缠上的鱼,身上会长出棉絮一般的白毛,行动滞缓,焦躁不安,食欲不振或拒食,直至最终死亡。你以为这就完了?它还能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感染缸中其他鱼儿。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全缸鱼长毛,甚至团灭,非常令人头疼。
冬季和早春,鱼缸中的观赏鱼[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非常容易长白毛
这个幽灵,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它带来的鱼白毛病,就是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这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爆发的鱼类疾病,每年冬春,都是多发季节。每当遇到水霉病,很多鱼友第一想到的(或建议别人的)就是下土霉素[土霉素为淡黄色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恙虫病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庆大霉素或黄粉等药。为何要用这些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因为他们多认为水霉病是一种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感染性鱼病。也有许多清醒的朋友,在查询资料后,认为水霉病是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感染性鱼病,他们选择了杀真菌的药。
但也有些养鱼“高手”对此嗤之以鼻,专门对此进行辟谣,认为水霉菌不是真菌,凡是把水霉病当成真菌性鱼病来治的都是“伪大神”,并大声疾呼,“再以讹传讹,就是观赏鱼玩家的悲哀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水霉病真的不能按真菌性感染鱼病来治疗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涉及到如何看待水霉菌问题。
动辄造成鱼长白毛的水霉菌,它到底是何方圣神呢?细菌?真菌?还是其他?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理一理。因为它是水霉病的致病原,俗话说,找到病因是关键,要想应对水霉病,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水霉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充满争议的水霉菌。
一、游荡在鱼缸里的幽灵——水霉菌
造成鱼类水霉病的水霉菌,是一种在世界淡水和潮湿土壤等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营腐生生活,主要寄生于死亡动植物尸体和水生动物的伤口上。水霉菌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又称机会致病菌),具有伺机而动的特性。平时如幽灵一般,在鱼缸中游荡,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马上就会导致水霉病。这些触发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和被寄生对象(寄主)机体健康状况两个方面,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致水霉病。
(1)低温是引发水霉病的必备条件之一
科学家[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们研究发现,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泛,在5-26℃范围内,都能生存。但在低温环境下,表现更为活跃,其中13-18℃是水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水温超过26℃,水霉菌的生长会得到抑制,不容易大规模爆发。这也就是为何在夏季水霉病几乎不见,而在冬春多发的原因。同样,这也是为何发生了水霉病,大家都强调要加温到28℃左右并稳定住的原因,避开低温可以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2)寄主身体受伤是水霉病发生的另一必备条件
水霉菌在淡水中广泛存在,我们无法完全杜绝它。就算这次将鱼缸和鱼统统消毒,但注入新水后,那里面仍然还有水霉菌。但水中存在水霉菌,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发生水霉病。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终身名誉会员、中国鱼病学创始人倪达书先生,经过反复试验研究,确认水霉菌本质上属于腐生性,没有受伤的健康鱼儿不会被感染,它只会在已经死亡或受伤的鱼身体组织上生长繁殖。
因受伤而感染了水霉病的食蚊鱼(长白毛)
实际上,水霉菌对于寄主并无选择性。不管是鱼鳖虾蟹,还是其他什么水生动物,只要是受了伤,并且温度适宜,基本100%可感染水霉病。这也是水霉病很难预防的原因,毕竟造成鱼等水生动物受伤的机会太多了。打架、捕捞、转运、寄生虫,甚至换水时温差过大,都有可能造成鱼体表受伤,如掉鱼鳞、体表粘膜被破坏等,都会给水霉菌带来可乘之机。
水霉菌就是这样一种在低水温环境下,专门寄生在受伤的鱼儿身体上的致病微生物。低温和寄主受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例如单纯水温低,但只要鱼体不受伤,水霉菌再多也没有问题。单纯鱼体受伤,只要温度能在26℃以上,水霉病也不容易发生。这样的特点,为我们预防水霉病提供了思路,即升温到26℃以上,或避免鱼体受伤,即可极大降低水霉病发生几率。
水霉菌虽然会给鱼缸里的观赏鱼带来水霉病,但仔细思考,我们却又不得不去体谅大自然的难处。冬春时节,天寒、地冻、水冷,原本分解有机质残体十分活跃的腐生菌,因休眠而几乎销声匿迹。但水生植物在冬季大部分要枯萎死亡,水中的鱼儿等动物也存在自然生老病死,并且冬季环境恶劣,死亡的更多。这些动植物尸体,如果是在高温季节,可由腐生菌迅速分解,从而净化水体环境。但现在这些腐生菌都罢工了,这个时候,水霉菌来救场了。正是它们填补了这段空白,在其它腐生菌休眠之时,承担起分解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工作,这是辛勤的水体清洁工。从这个意义上,原本讨厌的水霉菌,是不是令人肃然起敬?
水霉菌是冬季早春水体的清洁工,分解动植物尸体
当然,不管水霉菌在自然界水体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在鱼缸中它们动辄带来水霉病,确实是个十足的捣乱者。我们十分有必要去了解它、认识它,以便能有针对性的去防御它。不过说起来,对于水霉菌的认识,在我们鱼友中可以说是比较混乱,有认为是细菌的,有认为是真菌的,也有认为两者都不是的。就算是在学术界,对于水霉菌的认识也比较有争议,对于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并没有定论。因此,这是一个充满了争议话题的家伙。
二、水霉菌到底是何方神圣?似藻非藻,似真菌非真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水霉菌确实不属于细菌。虽然不少鱼友们认为它是细菌,但在学术界这是明确的,那就是水霉菌不是细菌,水霉病也不是细菌性感染疾病。从生物分类学上来说,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水霉菌是属于真核生物。这两类生物,无论是细胞大小、细胞结构、细胞增殖方式、代谢类型、生殖方式和遗传等方方面面,都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认为水霉菌是细菌、水霉病是细菌感染,是不科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对于水霉病,使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和黄粉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也是无效的做法,只会越治疗越严重。
细菌是原核生物,而水霉菌是真核生物
说到这里,有很多鱼友一定不服气,他们会说,“我用了土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效果很好啊,水霉病几天就控制住了”。其实说这些话的鱼友,有意无意忽略了“加温”这个信息。我们从网上很容易看到,当有人咨询发生了水霉病怎么办时,很多鱼友会提出建议:“加温,下土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真正对水霉菌起作用的,实际是加温,而不是抗生素。因为如上文所述,水霉菌是典型的低温致病微生物,在温度升高到26℃以后,就会抑制其生长繁殖。如果是不加温,单纯使用抗生素,那就是无效的。水霉病会越治越严重,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那么水霉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说来话长,在学术界,科学家们对于水霉菌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相应的对于其归属,也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以下几个典型阶段:
(1)水霉菌为藻状菌纲真菌。国际上从20世纪20年代起,国内从60年代起,一直把水霉菌视为真菌,原因是水霉菌在形态和功能上和真菌相似,如都有菌丝(丝状体),以孢子形式繁殖等。其中1960年代,我国学者将水霉菌划为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
水霉菌具有丝状体(菌丝体),图中白色棉絮状即是
(2)水霉菌为卵菌[卵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包括许多植物病原菌,引起许多作物、花卉等发生灾难性病害。]纲真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手段在研究中不断得到应用,到了1970年代,学术界采用了新的真菌分类系统,藻状菌纲被废除。水霉菌转属真菌界、鞭毛菌门、卵菌纲、水霉目、水霉科。
(3)水霉菌被移出真菌界。1980年以后至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在真菌的生物合成途径、细胞壁组分、核酸及碱基比例、核酸的分子杂交和基因结构的表达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突破。科学家们越来越发现,卵菌纲的生物,在性状上与其他真菌格格不入,在细胞壁组成、繁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
因此,国内外学者们对原本属于真菌界的卵菌纲生物的分类地位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卵菌纲生物尽管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真菌相似,但从进化上与真菌并无近缘关系,卵菌纲可能起源于原始的双鞭毛绿藻。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倾向于将原本属于真菌界的卵菌、丝壶菌和网黏菌独立出来,归入不等鞭毛(茸鞭毛)生物界中。也就是说,水霉菌作为卵菌纲生物,是属于和真菌相平行的一个生物类别,不再属于真菌。
综上所述,水霉菌由于和真菌一样,具有菌丝体(丝状体)和依靠孢子繁殖,曾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真菌。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基因组技术的突破,在起源上水霉菌比较接近原始藻类,只是在演化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弄丢了叶绿素,才改为腐生或寄生生活。然而在形态和功能上,水霉菌确实又和真菌有较高的相似之处,可以看成是类真菌生物。
总的说来,水霉菌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似藻非藻,似真菌非真菌,还真是有点尴尬。或者,我们可以认为,水霉菌是兼有藻类和真菌特性的一种生物,但把它扔在哪边都不合适。至于它最终会属于什么生物,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霉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总会有定论的。
再次回到我们开篇提到的问题,水霉菌属于细菌吗?水霉菌显然不是细菌,自然对于由其引起的水霉病,不能以细菌性感染来治疗。不仅无效、耽误病情,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带来耐药性问题。水霉菌属于真菌吗?显然现有的研究也已经证实,它和真菌的差别还是明显的,曾经属于真菌的它,已经不再是真菌。
那么水霉菌不再属于真菌,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把水霉病当成真菌性疾病来治疗了呢?显然也不是的。水霉菌不再属于真菌,是一个纯粹学术上的问题,是基于分子生物学(DNA、RNA基因测序)的认识,认为在起源上水霉菌不同于真菌,可能是由古藻类进化而来的,和真菌是平行的演化分支。但是在形态和功能上,水霉菌仍然具有真菌的特性,科学家们并没有将水霉菌和真菌彻底割裂,而是倾向于将水霉菌视为类真菌生物。最重要的是,细菌性药物对水霉病无效,而真菌性药物对水霉病是有效的。
水霉菌具有菌丝体,以孢子繁殖,是类真菌生物
因此,水霉菌不属于真菌,并不意味着水霉病不能按真菌性疾病来治疗。那种认为水霉菌不是真菌,“水霉病不能按真菌感染性鱼病来治疗”,甚至认为“再以讹传讹,就是观赏鱼玩家的悲哀了”的观点,是典型的对水霉菌的一知半解,对于水霉病的治疗是一种误导。事实是,只有将水霉病看成是真菌性鱼病,治疗才是真正有效的。
说到此处,也许早就有朋友们按捺不住了,你说了这么多,倒是说说水霉病到底要如何治疗啊!咳,咳!那什么,我现在有事,关于水霉病治疗的事情,咱们下次再说(真的是下次说)……
三、结语
水霉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在低温和鱼身体受伤的情况下,会引起水霉病。从现状来看,无论是普通鱼友,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们,对于水霉菌的认识都存在争议。
水霉菌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水霉菌不是细菌,利用抗生素治疗水霉病是错误的做法(合并细菌感染时除外)。
从形态和功能上看,水霉菌具有丝状体(菌丝),并以此吸收营养,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这些都与真菌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都将水霉菌视为真菌,曾经被先后归入藻状菌和卵菌纲。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在起源上水霉菌和古藻类更近,实际是和真菌相平行的一个演化分支。因此,现在已经将水霉菌移出真菌界,将其归入不等鞭毛生物界。
由于形态和功能的相似性,虽然水霉菌已经不属于真菌,但对于水霉病,仍然可以视为真菌性感染鱼病来治疗。实践证明,这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那种认为“将水霉病当成真菌性鱼病来治疗的都是伪大神,再以讹传讹,就是观赏鱼玩家的悲哀”的说法,其实是对水霉菌的一知半解,对治疗水霉病具有误导性。就算是在学术上,科学家们也并未将水霉菌和真菌进行彻底割裂,而是将水霉菌视为类真菌生物。
【特别说明】:鸫龟先生,溯本正源,坚持分享简单快乐的乌鸫、乌龟和原生鱼饲养经验与知识,欢迎关注。本文原创首发于头条,欢迎以转发的形式分享,但请勿搬运抄袭,谢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