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荸荠(拼音:bí qi英文:water chestnut 学名:Eleocharis dulcis),又名茨瓜儿(通俗叫法)、芍、乌芋、菩荠、地梨、皮丘儿、荠米,是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biji]又名马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既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食用,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之一。荸荠在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地区均有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福建北部、南昌三江镇多以水稻-荸荠轮作。荸荠白螟[又名荸荠白禾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荸荠白禾螟,是荸荠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以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蛀食茎秆[茎秆,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会造成荸荠茎株枯死,果实畸形,影响荸荠产量和品质。
荸荠白螟
一、荸荠白螟发生特点
荸荠白螟主要以幼虫从荸荠茎秆中部蛀入,幼虫沿管壁向基部移动,啃食茎肉危害,受害[受害,汉语词语,出自《后汉书·皇甫嵩传》,释义为受到伤害,遭受损害。]茎秆初期尖部褪绿枯萎,自上而下扩展,后变红、橙黄色至全株枯死,茎秆变褐腐烂。仔细观察受害茎秆,可见褐色斑点孔(即蛀入孔)。荸荠分蘖[分蘖(tiller) 音:fenniè。]分株[在有些丛生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的根际上,长出数个新芽或枝条,各附有根,可从母株上分离下来繁殖成活,并能长成新的花卉。]期受害,会导致分蘖少,结球期受害则会影响球果膨大,导致产量减少,品质差。
荸荠白螟一年发生不完整4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翌年4-5月份化蛹羽化,主害代是第2、3代,其中第3代为害最重,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呈白色,大小与三化螟相近,幼虫呈黄白色略带灰色。成虫具有弱趋光性,有较强的趋嫩绿性、茂密植株产卵习性,不善迁飞。低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善于爬行,3龄后转株为害。
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1、农业措施。荸荠收获后,及时清理并集中烧毁田间残留的荸荠茎秆,消灭越冬虫源。在化蛹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深水灌溉,灭杀虫蛹。
2、适期移栽[【词目】移栽【拼音】yí zāi ㄧˊ ㄗㄞ【解释】移植。]。不同地区其气候差异较大,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发生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根据当地以往的种植经验,合理安排育苗移栽时间,尽量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移栽,可避过第二代白禾螟为害,减轻第三代为害,有利于分蘖、分株和结荠,夺取高产。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浅水促分蘖分株,结球期不宜断水;肥料上要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适当补充硅、锌、硼等中微量元素,避免荸荠茎秆嫩绿贪青。根据以往经验,在荸荠上使用硅锌肥,可提高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4、药剂防治。合理用药,抓在卵块孵化高峰期这个关键时期用药,可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杀虫单、阿维·高氯等药防治。施药时田间要建立浅水层,喷施药液要均匀,注意轮换用药。
5、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可采取释放赤眼蜂防治,一般早春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释放,有效减少虫源。运用得当,可降低防治成本及减少农药使用。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