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桂林地区宿根蔗冬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桂林地区[桂林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撤消的行政区。]宿根[宿根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持续生长,多次开花、结果,且**根系或**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蔗冬套种[套种(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20-6-9);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A17204054)。

基金项目:桂林地区宿根蔗冬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钟坤等

桂林地处广西北部,四季分明,春、夏湿润多雨,秋冬干旱少雨,冬季常出现霜冻,冬季马铃薯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需避免霜冻天气影响,在灵川、兴安、雁山等县区至今保留着秋、冬种春收的马铃薯栽培习惯,面积约7400 hm 2 ,经济效益较高 。桂林地区甘蔗[甘蔗是甘蔗属(Saccharum)的总称。]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广西甘蔗主产区之一 ,在恭城、阳朔、荔浦、永福等县至今仍保持有800 hm 2 糖料蔗种植面积,糖料蔗春种冬收,保留4~5年宿根蔗栽培,主要用于红糖加工以及喂养竹鼠。研究表明,甘蔗与豆科牧草、豌豆、芜菁、马铃薯等经济作物间套种,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能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因此,笔者根据桂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桂林市雁山区开展了3年的宿根蔗冬套种马铃薯密度、播期等试验,总结了桂林地区冬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望对桂林地区甘蔗套种马铃薯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桂林地区宿根蔗冬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1

1 选用良种

甘蔗品种选择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好、分蘖率强、抗寒性[植物耐寒性指植物一般能耐零下短时低温影响的特性。]好的甘蔗品种,如桂糖42号、柳城05-136、桂糖44号。马铃薯品种选择生育期短、株型直立、分枝少、抗寒性好的品种,如桂农薯1号、桂农薯5号、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

2 播前准备

2.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排灌条件、肥力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甘蔗地,甘蔗于12月中旬前收获,便于整地。

2.2 整地

将甘蔗行间蔗叶清理干净,利用小型旋耕机于甘蔗行间耙地,深度15 cm以上,要求达到松、细、碎、平,整畦畦面宽75 cm左右。有条件的地区,甘蔗收获后,可利用蔗叶粉碎机先将蔗叶粉碎还田,再整畦。

2.3 种薯处理

选用25~50 g脱毒健康种薯一级种或者二级种,如是大种薯则将马铃薯纵切成50 g左右的小块,每小块至少保持2个以上的活芽眼。切开后的种薯,用草木灰或者石灰50 kg加含量浓度剂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500 g混合拌均,抹切口 。

基金项目:桂林地区宿根蔗冬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2

2.4 下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农家肥的种类繁多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为主,667 m 2 用1000~1500 kg农家肥或者有机肥50~75 kg,复合肥50 kg,硫酸钾20~25 kg,过磷酸钙20~25 kg,混合均匀后撒于种植沟中或者旋耕前撒于种植行上。

3 播种

3.1 适时播种

甘蔗收获后,应及时整地,尽早播种马铃薯,桂林地区宿根蔗套种马铃薯播种时间在12月底前,超过12月底则马铃薯出苗慢,生育期不够,产量和商品率较低。

3.2 合理密植

按照株行距要求进行开沟或者穴植,沟或穴深15 cm,在甘蔗行间种植2行,行距35~40 cm,株距35~40 cm,667 m 2 种植2700~3000株,下种量70~150 kg,种薯要求芽面朝下,盖10 cm左右碎土,整平。

3.3 科学盖膜

用宽 90 cm厚0.008 mm 的超薄农用黑薄膜覆盖,地膜要拉紧,膜上用厚5~8 cm 的碎土压实整个畦面,膜四周用土压紧,避免被风吹起,以达到保温、保湿、防杂草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马铃薯幼苗出土地后顶破黑膜。

4 田间管理

4.1 检查出苗

种植后25~30 d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不能破膜的需人工辅助破膜引苗,并在破膜口四周盖上细土。

4.2 水分管理

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但对涝害也非常敏感,因此要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遇干旱天气一定要及时浇水,马铃薯成熟以后需水量较少,若水分过多,会导致薯块腐烂,所以在3月,结合甘蔗松蔸,及时做好排水沟,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积水涝害。

4.3 病害防治

出苗后10~15 d,苗高约10cm,预防马铃薯早疫病,第一次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式为KH2PO4。]1000倍液喷施,间隔15天,第二次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喷施;防治青枯病,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农用抗菌素120水剂按3000~4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300~500 g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喷施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喷施。

4.4 虫害防治

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蛴螬和黄蚂蚁等。防治蚜虫常用3%啶虫脒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常按以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 g加水融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或菜籽饼20 kg的比例拌匀做毒饵撒于根苗附近地面诱杀。

蛴螬和黄蚂蚁等**害虫,每667 m 2 用50%辛硫磷乳剂0.4~0.5 kg,3%辛硫磷颗粒1.5~2 kg,随底肥一并耕地时或播前施入种植沟内。

4.5 防止苗旺长、徒长

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控制茎叶徒长,促使光合产物向**块茎富集。

5 适时收获

在谷雨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马铃薯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磊,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 。马铃薯收获后,结合甘蔗大培土,将马铃薯茎叶还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