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防控措施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抓蛾子[蛾子,汉语词语,包含两层意思。]。抓蛾子就是靠光诱、性诱、食诱、杨枝[杨枝,拼音yáng zhī,是指杨柳的枝条。]把诱集[yòu jí ㄧㄡˋ ㄐㄧˊ 诱集 引诱使聚集。]或诱集作物等手段捕捉棉铃虫成虫。以减少田间落卵量,而减轻棉铃虫危害。
一、棉铃虫在棉花田[由纪佳松作曲,郑中庸作词的《棉花田》是在台北创作的,纪佳松自己常常在开车、跑通告时,看到旁边有一些油桐花,不自觉地就会想到像下雪的感觉,就想如果在棉花田应该是更漂亮的,因为棉花会飘,一朵朵的,回到台北找不到棉花田,可是纪佳松记得在美国有看过,所以想把这种很宽阔的感觉写一首歌,就写了《棉花田》,觉得“爱就是晒着幸福的棉花田”的感觉。]的各代发蛾情况
抓蛾子主要掌握棉铃虫发生代数的时期就行,越冬代蛾子期时间长,可能要持续一个月时间,蛾峰(每日最多的蛾子的数量)一般不明显,会出现2个以上的峰值,一次降雨,雨后就是出现一个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而一代棉铃虫的蛾峰较为集中,全年里蛾峰最集中就属于这一代了,发蛾盛期一般持续半个月。二三代蛾峰时间长,世代重叠较为明显,蛾峰不整齐。在北疆一般越冬代发蛾始期为5月上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一般为6月底至7月初,二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一般为7月底至8月上旬,一般9月中旬会出现三代棉铃虫的发蛾高峰期。年季之间有差异,需要实际监测修正时期,才能预测准确。
棉铃虫成虫
二、掌握各种诱蛾方法,巧施诱蛾
棉铃虫成虫白天一般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夜晚活动,取食花蜜,寻配偶活动交配。成虫有趋光性,趋酸性,趋蜜源性。各种诱集方式一定要掌握棉铃虫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合理诱集,发挥诱集方式最大效果。
诱虫笼
杀虫灯必须有稳定的光源和接虫袋收虫;性诱笼诱蛾必须诱芯来源可靠诱蛾持续时间长,质量好,笼子要做标准,否则诱蛾差而成虫容易逃逸;食诱剂必须早用,在棉花盛花期之前使用;杨枝把诱蛾必须在诱集高峰期使用,杨枝把萎蔫水浸状诱蛾最多,收蛾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收蛾,否则诱蛾逃逸!
食诱剂诱蛾
灯光和杨枝把诱蛾
以上分析一家之言,难免偏激和不足之处,请文后亮剑留言交流!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