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很多爱吃红薯的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买回家的红薯,放的时间长了就会变软发黏,甚至会渗出很多黄色的汁水。这也是甘薯[甘薯(学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旋花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的一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学名叫做软腐病[结球甘蓝易发病,且发病较重。]。
甘薯软腐病又叫薯耗子、脓烂。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是采收期[采收期指中药采收的最佳时间,多用于中药。]和储藏期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之一。
甘薯软腐病
1、危害症状
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多从薯块两端和伤口侵入[越境进犯1.越境进犯。]。得病后薯块变软,呈水渍状发黏,以后在薯块表面长出许多丝状物和黑色孢子,因此得名为“薯耗子”。被害部位薯皮很容易破裂,从伤口处流出黄色汁液,带有芳香酒气,以后变酸霉味,如薯皮不破,薯内水分逐渐消失成干缩的硬块。
2、发病规律
病菌附着在被害作物和储藏窖内越冬,为初次侵染源。病菌从伤口侵入,并组织产生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损伤、冻伤,易于病菌侵入。温度15℃-23℃,相对湿度78%-84%,有利于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
一是适时收获,适时入窖,避免受霜害;二是清洁薯窖,消毒灭菌。旧窖要打扫清洁,或将窖壁刨一层土,然后用硫黄熏蒸(每立方米用硫黄15克);三是种用薯块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1-2次,晾干入窖。
责任编辑:刘傲楚
责任校对:李运飞
二审负责人:张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