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生长中后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黄淮海地区小麦主产区最严重的病害,农民每年都要进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许多地块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是农民不知道选用什么样的药剂。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防治赤霉病的优秀配方[【概念】为某种物质(如药品、混合咖啡、堵缝填料)的配料提供方法和配比的处方。],只需喷一遍,就可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赤霉病的防治时间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菌,为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孢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孢,弯角镰孢等均可引起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尤其在扬花期发生严重。当气温高于12℃,病菌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病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因此,在齐穗至扬花初期,喷药防治十分关键,过早或过晚用药,防治效果会不理想。
药剂选择
(1)43%戊唑·咪鲜胺水乳剂:该配方是由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和咪鲜胺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具有防治病害范围广,内吸性好,持效期长,价格便宜,对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是目前防治赤霉病的首选药剂,可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施药,每亩每次用43%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30毫升,间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可兼治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锈病等病害。
(2)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该配方是由氰烯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而成,为新型复配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尤其对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等病害有特效,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每亩每次用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雾,喷雾时要均匀周到,每7天喷一次,连喷2次。即可快速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3)40%唑醚·氟环唑悬浮剂:该配方是由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复配而成,氟环唑为三唑类高效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高效杀菌剂,两者均具有内吸性,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吡唑醚菌酯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可在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雾,每亩每次用40%唑醚·氟环唑悬浮剂25-31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4)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该配方是由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复配而成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还可兼治白粉病、锈病,在小麦扬花初期和盛花期各施药一次,每亩每次可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每间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1~2次,可有效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和传播,还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以上这几个配方是目前防治赤霉病首选药剂,对赤霉病均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尽量轮换使用,防治效果更加突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