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溃疡病[溃疡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俗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番茄溃疡病又称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病害在幼苗期即可发生,引起部分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萎蔫和茎部溃疡,严重时幼苗枯死。起初下部叶片凋萎下垂, 叶片卷缩,似缺水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

番茄溃疡病的病害特点,以及防治要点-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在病叶叶柄基部下方茎秆上出现褐色条纹,后期条纹开裂形成溃疡斑;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它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有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或红褐色线条,致使木质部易与髓部脱离,后髓部呈黄褐色,粉状干腐,髓部中空,多雨季节有菌脓从茎伤口流出,污染茎部。花及果柄染病也形成溃疡斑,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上病斑圆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粗糙,似鸟眼状,称鸟眼斑,是此病特有的症状,是识别本病的依据。溃疡病在田间易与晚疫病、病毒病相混淆,应注意从茎秆、叶片、果实上的症状予以区别。

番茄溃疡病的病害特点,以及防治要点-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幼苗染病时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和胚轴上生出凹陷坏死斑,变褐色,髓部呈现空泛。成株期染病常从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步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叶片青褐色,皱缩枯槁,茎部呈现褪绿条斑,有时呈溃疡状。后期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出现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农作物会有污白色的菌脓溢出。

发病条件

感染植株或果实时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也可从气孔或果实表面直接侵入。而在番茄生长期内,温暖潮湿,多阴雨天气或长时间结露有利于发病,发病后偏施氮肥或大水漫灌,都会导致病害蔓延。

番茄溃疡病的病害特点,以及防治要点-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病害特点

病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由伤口侵入寄主,也可以从叶片的毛状体、果皮直接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侵染种子脐部或种皮,使种子带病。带病种子、种苗以及病果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整枝打权,特别是带雨水作业传播。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超过25℃,降雨尤其是暴雨多适于病害流行,喷灌的地块病重。土温28℃发病重,16℃发病明显推迟。偏碱性的土壤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要点

一、生产上提倡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农作物。7—8月进行高温闷棚。及时中耕培土,早搭架。

二、施用进口施倍多或利根生特种生物菌肥调节土壤pH,测土配方给农作物施肥,适当稀植,每亩定植2500—3000株,让农作物通风透光。

三、发病初期,特别是暴风雨后及时施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防治,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可杀得叁千1500—2000倍液在番茄定植后,视病情每隔7—10天喷1次农药停止维护防治。

四、第一穗果膨大初期,进入发病顶峰期,农户应多留意及时施农药防治,可用可杀得叁千1500倍液;碧生或碧锐1500倍液等农药;全株农作物喷淋,也可以灌根,每株农作物浇灌兑好的药液0.3L,视病情隔5—7天1次。以灌根防治为主,喷农药只起辅助作用。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互联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zzny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