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就成为人类[人类(human):人的总称。]发展的主题,可二十多年过去,当我们回头看,人类整体的生存环境似乎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环境问题却愈演愈烈。
尽管,“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但人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误入歧途、绕走弯路”也许是无法回避总要付出的代价。这就像普鲁塔克说的: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其实,当前大量的水利建设,很大程度就是在纠正过去“裁弯取直”、“工程渠化”等“工程水利”思维所造成的错误。
人要避免走更多的弯路,就必须要时常抽身跳出即时的琐碎事件,用更大的格局和跨专业的视野去思考一下,在我们平日工作中看似并不迫切的“生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修复,现已成为当今建设领域无论是何种专业都不可绕开的话题。但凡是重要的市政工程、水利建设抑或城市景观[景观,一般意义上,是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即视觉效果。],通常影响决策的最关键因素,最终都会落脚于生态的问题。
其实,生态最关键的指标是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而生物多样性又取决于栖息地[栖息地,是网络安全联盟(****skyln****),致力于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多样性。在人类大规模干预自然之前,大自然充满着不为人知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水陆交错的江河、湖泊以及洪水频繁侵扰的河漫滩[河漫滩(flood plain)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水中时出露的滩地。]。
所谓生态修复:就是要把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修复到与原有系统功能和结构一致或接近一致的状态。由于水陆交错的敏感地带,通常都起到生态发生器的关键作用,所以,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滨水环境,而要修复滨水生态环境,我们就首先要了解滨水环境在大规模人工干预之前的自然形态。
01
河流[著名的野生动物专家、探险家、野生动物电视纪录片解说员Emmet Cole(Bruce Greenwood扮演)在准备拍摄一部反映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新节目时神秘失踪。]廊道[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在我们的常识里,水是无色、无味,可以任由人摆布的非生命物质。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提高却发现,水并非是没有形状的东西,河流、湖泊以及河漫滩是不能任由人摆布的。水必须要保持相应的形态和结构才能行使其功能,否则它们就会发脾气,最终会以人预想不到的方式惩罚人类。
水的完整性是水和与水相关的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呈现的。河流廊道,是指河流与两岸水陆交错区的植被带,以及洪水频繁侵扰的洪泛区所组成的带状空间。广义上河流廊道包括河流与河流连接的湖泊、水库、池塘、湿地、河叉、蓄渍洪区以及河口地带。
水与大河文明
河流廊道的主体当然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要理解水的生命源泉意义,我们从四大文明都发源于著名江河就可见一斑: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这些被统称为大河文明。
上善若水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水被誉为是最高境界的善,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说的这个“道”,其实就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这里说的水,当然主要是指能够孕育人类文明的内陆淡水。
有资料显示,全球陆地水域面积只占全球水域面积的0.008%,但其所容纳的物种数却占了所有已知物种的12%。
作为栖息地,河流廊道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永久性水源;因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具有生命源泉的意义;是关键小气候的发生条件;是物种有效的季节迁徙通道;具有边缘效应最大化的特点;植物斑块之间具备较高的连通性。河流不仅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且在渔业、航运、灌溉、发电、旅游和降解污染等方面都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类文明对待水的态度
水对人类文明如此重要,可伴随工业革命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空前提高,人类文明对水的态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却变得越来越不文明。至少在整个20世纪时间内,人类都在错误地肢解和曲解水的含义和价值,在科学和技术的名义下,毁掉了水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残忍的谋杀了水的生命性。
水真的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吗
如果说水是无色的,那怎么会有“绿水青山”之说?在我们的记忆或现实中,湍急的河流或风急浪高的水面,水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诗句里描述的水可是绘声绘色的啊!天然的农夫山泉尝着就是有点甜;从风水林里流淌出的水,因携带了松油和芳草的气味,闻着就是有点香!
可当人一旦接受了现代知识教育后,一切关于水的美好记忆与浪漫理解,就都会被替代于老师强制性灌输的水的“科学定义”:在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无形的透明液体。
随着知识进一步升级,完整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水,被“科学”肢解成更为抽象的两个H和一个O组成的化学分子式H₂O。于是人们对水的认知,就简化到只能做“有利”或“有害”的判断。
“科学”对水的认识,最终换来了一幕幕生命之水被屠杀的场景
1,在防止血吸虫的运动中,人们大规模铲除了河道、水塘沿岸的杂草,大量喷洒各类杀虫剂,在杀灭血吸虫的寄生体钉螺的同时,也让所有水中生命一同遭殃。
2,河流被裁弯取直,蜿蜒的河道被渠化,茂盛的灌木丛所环护的坑塘被掩埋,栖息地逐步减少或消失。
3,大量人工水利设施的兴建,取代了原来沿地形自流于田间地头、被丰茂水草所掩映的自然水系,沿用了千百年的水塘、河流失去了其应有功能,河道成为排水沟,湖塘变成了方便且廉价的垃圾场。
于是,我们所见的水就呈现出更容易让人感知得到的颜色和气味:橙色乃至黑色、抑或危险的蓝色,且臭气熏天。
简单制造出的复杂
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其实人类在很长时间内是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如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在农耕时代,限于人的认知局限,面对神秘莫测的自然,人对自然是能够保持相应的敬畏的。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的主体力量空前高涨,人不再畏惧自然,当然也不必再有敬畏之心。可是,经过了战天斗地、尽力挣脱自然束缚的无数尝试后,当人回头看却发现,自然对人的束缚是越来越强。
大自然现已变得:空气浑浊、水体污染、资源枯竭、食品危险、极端气候灾害频出……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导致水域面积缩减、江河阻隔造成的鱼类资源破坏、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江河污染、渔业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等,都不同程度破坏了淡水的自然生物多样性格局,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又导致了淡水生态系统的破坏,致使可更新资源的利用率明显下降。
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是涉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
虽然,现代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解放生产力、提高人类福祉等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但过度的“科学”思维、分而治之的算法却常常让人忽略系统思维的重要。现代科技在迅速解决某项问题的同时,往往又会派生出更多、更为棘手的问题。
例如城市的交通系统,仅就交通本身通常是解决不了交通问题的。科技哲学家凯文凯利曾说:在交通饱和的城市,快速通道建得越多,城市整体交通反而会越拥堵。同理,仅就水本身也解决不了水的问题。因此,以更大尺度、更大格局研究环境问题的学问——景观生态学就应运而生。
斑块—廊道—基底
近年来,在一些重要项目的认证、研讨和交流中,我们常见到“斑块、廊道、基底”这样的词汇。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各种信息和知识就像“高压水龙头”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不断被大量碎片信息充斥、知识日渐混沌和无序的危险。而且,越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就越是容易让人漠视致使其空心化,比如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生态”、“景观”和“生态修复”等词汇。
景观的概念与生态修复的层级
生态学把生态修复分为三个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
1,物种引进,
2,群落构建,
3,景观营造。
如果仅从字面看,感觉在生态修复方面,景观专业似乎处在比生态专业更高的层次。这让我们这些从事园林景观的人,好像有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其实,生态学的“景观”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风景和一般意义的地貌特征并不是同一概念。
生态学把生物圈划分为11个层级,依次为生物圈、生物群系、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
景观与景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