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甜瓜[香瓜(Cucumis melo),又名“甜瓜”,又名“白啄瓜”。]蔓枯病
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症状
主要为害主蔓和侧蔓。初期,在蔓节部出现浅黄绿色油渍状斑,病部常分泌赤褐色胶状物,而后变成黑褐色块状物。后期病斑干枯、凹陷,表面呈苍白色,易碎烂,其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的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器。瓜蔓显症3-4天后,病斑即环茎1周,7天后产生分生孢子器,严重的14天后病株即枯死。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靠近地面处,病斑圆形,大小1.5-2厘米,初亦呈油渍状,浅褐色略下陷,后变为苍白色,斑上生有很多小黑点,同时出现不规则圆形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不断扩大并腐烂,菌丝深入到果肉内,果面出现白色绒状菌丝层,数天后产生黑色小粒点。
发病规律
1、病菌潜伏在病残组织上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植株染病后释放出的分生抱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浸染。7月中旬气温20-30℃,潜育期3-5天,病斑出现4-5天后病部即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在株间传播距离6-8米。
2、甜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薄皮脆瓜类属抗病体系,发病率低,耐病力强;厚皮甜瓜较感病,尤其是厚皮甜瓜网纹系列、哈密瓜类明显感病。
3、病菌发育适温20-30℃,最高35℃,最低5℃,55℃经10分钟致死。据观察5天平均温度高于14℃,相对湿度高于55%,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即可发生。气温20-25℃病害可流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湿度高发病重。栽培期间的降雨次数和降水量决定该病是否发生和流行。连作、密植田藤蔓重叠郁闭、大水漫灌等情况下发病重。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龙甜1号等抗蔓枯病的品种,此外还可选用伊丽莎白、新蜜杂等早熟品种。
2、农业措施。实行2-3年轮作。采用高畦或起垄种植,严禁大水漫灌,防止该病在田间传播蔓延。合理密植,采用搭架法栽培,此法可改变瓜田生态条件,减少蔓枯病的发生。及时整枝、打权,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携至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科学追肥,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海力宝2-3公斤,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严禁偏施氮肥,复合肥。
3、药剂防治。发病后可选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15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4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0%松脂酸铜乳油20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85%枯菌酯·噁霉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75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药剂涂抹蔓上发病部位防止病菌的扩散。
西甜瓜细菌性腐烂病
发病症状
病菌感染甜瓜子叶,造成水渍[水渍指因水导致的沾染。]状病斑,病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病斑。随后感染真叶,在真叶上形成不明显的褐色小斑,周围有黄晕通常沿叶脉发展,对植株的直接影响不大,是感染果实的重要病菌来源。植株生长的健壮叶片上的病斑很少,通常不显著,暗褐色呈多角形,病叶很少脱落。开花后14-21天果实容易感染。果实上症状随甜瓜品种不同而各异。
典型的病症是在甜瓜果实朝上的表面先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扩大成为大型橄榄色水渍状斑块。发病初期病变色仅限在果皮,果肉组织仍然正常,但严重影响甜瓜的商品价值。发病中期以后,病菌可单独或随同腐生菌蔓延到果肉,使果肉变成水渍状。发病后期受感染的果皮经常会龟裂,并因杂菌感染而向内部腐烂。有些品种果实受感染后,在果实上仅出现会龟裂的小褐斑,而无明显的橄榄色水渍状斑块,但病菌已侵入果肉组织,造成严重的水渍状病症。病斑上常有粘稠、褐色的菌脓溢出。接触地面的果面无病斑。瓜蔓、叶柄和根部通常不被侵染。
发病规律
甜瓜细菌性腐烂病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炎热、强光照及雷雨过后,叶片和果实上的病斑迅速扩展。在凉爽、阴雨气候条件下,病害一般不会明显发展。一般叶片病斑并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往往直到腐烂发展到影响甜瓜的质量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防治方法
1、加强甜瓜及砧木种子管理。最好以镇、村、合作社为单位统一供种、实行种子专供。不能再用自己所繁殖的种子。
2、种子处理。用60%氯溴海因500mg/L(一克药兑水一公斤),或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或1%硫酸铜、或福尔马林100倍液种子量的3-5倍药液浸种10分钟,用清水洗净催芽。
3、土壤消毒。移栽前,每亩用20公斤氯化苦土壤熏蒸消毒也可在移栽前将大棚覆膜密闭进行棚内消毒,具体方法是:每亩棚内用60%氯溴海因1kg兑水喷雾或撒施后灌水,密闭大棚3-5天后移栽。
4、轮作换茬。已发病地块,不进行土壤消毒的至少三年内不能种植甜瓜等葫芦科[葫芦科(拉丁语学名:Cucurbitaceae)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科,其中包括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作物,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5、大田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防止二次侵染;适当控制浇水;闭风提温,每天中午提高温度达到42℃保持2小时;每天叶片露水晾干后开始农事操作,并注意工具卫生。
6、药剂防治。预防为主,发病前喷施20%噻菌铜悬浮剂300倍液加60%氯溴海因1000倍液,或12.5%松脂酸铜300倍液加60%氯溴海因1000倍液喷雾,5-7天喷一次,连喷3-5次,喷药时整棚喷洒,不留死角。
西甜瓜疫病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为害甜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高温高湿易发病,特别是在雨后,病害来势猛,短短几天内瓜秧全部萎蔫、死亡。疫病菌除为害甜瓜外,还能侵害西瓜、黄瓜、葫芦、笋瓜、南瓜、冬瓜等葫芦科及茄科作物。
发病症状
此病菌能侵害根茎、叶、果实,以茎蔓及嫩茎节发病较多,成株期受害最重。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渐渐缢缩软腐,呈暗褐色.患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扩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孢子囊和孢囊梗。
病原
病原为甜瓜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属真菌:该菌只侵染甜瓜,不侵染茄科。还有寄生疫霉 ,侵染葫芦科、茄科;辣椒疫霉,侵染葫芦科、茄科;德雷疫霉,侵染葫芦科。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等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种子带菌率较低。翌年条件适宜孢子萌发长出芽管,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在田间靠风、雨、灌溉水及土地耕作传播;寄主发病后,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使病害迅速蔓延。
病菌发病适温 28-30℃,当旬平均气温23℃时开始发病,在适温范围内,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是本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发病高峰多在暴雨或大雨之后,田间地势低洼处,有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再遇大水漫灌,病害将严重发生。该病为土传病害,连年栽种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重。施用带病残物或未腐熟的厩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5年未种过葫芦科、茄科的肥地,以沙壤土新荒地为好;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土地整平,开好沟,植株生长前期和发病初期要严格控制灌水,中午高温时不要浇水,严禁串灌(最好灌外水),防止田间有积水;合理施肥,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赢利来4-5公斤,增强植株抗逆性。田间发现病株及早拔除,收获完毕后及时清除田园残物。
2、药剂防治:根据预报,病害即将发生时使用化学药剂灌根或喷雾,选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嘉美红利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300ml,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发病初期用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或恶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精甲恶霉灵+嘉美红利1000淋根灌根2-3次。
参考文献:
《甜瓜蔓枯病》中国农药肥料网
《甜瓜疫病防治》兰州农业信息网
《西瓜甜瓜细菌性腐烂病的症状与防治对策》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农技站
图片来自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作物技术群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