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whiting (一)由天然矿物方解石、白垩、石灰石制得的极细粉状碳酸钙或人工合成的(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二**碳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半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目前已成为保护地栽培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害虫,几乎可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所有蔬菜[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除为害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等多种蔬菜外,还可为害花卉、果树等112个科653种植物。
一、危害特点
温室[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白粉虱以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和若虫[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nymph)。]群集在叶片背面[片名:《背面》出品方:香港及法国吕克·贝松电影公司共同出品。]为害植物,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直接为害:连续吸吮植株汁液,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 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产量降低。
2、注射毒素:在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3、引发煤污病[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光合、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死亡。]:成虫所分泌的大量蜜露堆积于叶面及果实上,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5、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
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具柄,开始浅绿色,逐渐由顶部扩展到基部为褐色,最后变为紫黑色。
卵形态
一龄:身体为长椭圆形,较细长;有发达的胸足,能就近爬行,后期静止下来,触角发达、腹部[人的腹部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末端有一对发达的尾须[尾须是由昆虫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l对须状外突物,存在于部分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中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及革翅目等较低等的昆虫中。],相当体长的1/3。
二龄:胸足显著[[notable;striking;marked;outstanding;remarkable] 明显,引人注目在新颖独创方面很少有更显著的例子了。]变短,无步行机能,定居下来,身体显著加宽,椭圆形;尾须显著缩短。
三龄:体形与二龄若虫相似,略大;足与触角残存;体背面的腊腺开始向背面分泌腊丝;显著看出体背有三个白点:即胸部两侧的胸褶及腹部末端的瓶形孔。
若虫形态
蛹:早期,身体显著比三龄加长加宽,但尚未显著加厚,背面腊丝发达四射,体色为半透明的淡绿色,附肢残存;尾须更加缩短。中期,身体显著加长加厚,体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背面有腊丝,侧面有刺。末期,比中期更长更厚,成匣状,复眼显著变红,体色变为黄色,成虫在蛹壳内逐渐发育起来。
蛹的形态
成虫:雌虫,个体比雄大,经常雌雄成对在一起,大小对比显著。腹部末端有产卵瓣三对,( 背瓣,腹瓣,内瓣),初羽化时向上折,以后展开。腹侧下方有两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腊板[释义互击体鸣乐器。]边缘的一部分。两对腊板位于第二、三腹节两侧。雄虫,和雌虫在一起时常常颤动翅膀。腹部末端有一对钳状的阳茎侧突,**有弯曲的阳茎。腹部侧下方有四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腊板边缘的一部分。四对腊板位于第二、三、四、五腹节上。
成虫形态
三、生活习性:
在中国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是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寿命一般50天左右,在此期间,多次产卵,造成世代重叠和各虫态混合发生。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142.5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抹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因此白粉虱在作物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为:新产的绿卵、变黑的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
四、农业防治:
1、合理间作: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应选种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培育\”无虫苗\”: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株,,育苗时,在通风口密封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
3、加强管理: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瓜类、茄果类蔬菜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
4、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敏感,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裁成1×0.2(m)长条,用油漆涂为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置于行间可与植株高度相同,诱杀成虫效果显著。当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粘油,一般可7-10天重涂1次。
5、释放丽蚜小蜂:当粉虱成虫在0.5头每株以下时,每隔两周放1次丽蚜小蜂成蜂15头每株,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并能有效地控制白粉虱为害。
6、穴施药剂。在定植时,可用10%吡虫啉片剂或5%噻虫嗪颗粒剂等可以穴施的药剂,有效期可达100天以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7、棚内栽培,棚室栽培,每亩(667平方米)可用15%敌敌畏烟剂300~400 g,或20%异丙威烟剂200~300 g熏烟防治,于傍晚点燃,闭棚熏8~12小时。
8、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0%呋虫胺3000-40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9,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1,000~2,0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叶片正反面要均匀用药,做到适时用药、轮换用药。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喷药时间最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