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定虫隆、抑太保、超蛾、吡虫隆、定虫脲、克福隆、啶虫脲、氯氟脲、瑞照、农美。
主要剂型 5%、50克/升乳油[乳油是农药制剂的一种,它是将较高浓度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加乳化剂而成的液体。],0.1%浓饵剂,25%悬浮剂。
毒性 低毒。
作用机制 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阻碍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正常脱皮,使卵的孵化、幼虫蜕皮以及蛹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而发挥杀虫作用。对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药效[药效,是指某一药物在用药后对机体产生一定强度的药理效应。]高,但药效较慢,一般5~7天后产生药效。
产品特点
(1) 迟效性。此剂起阻害蜕皮作用杀虫效果需要3~5天的时间,在散布适期(幼虫发生始期)时散布,基本无食害影响。(2) 残效性长。在植物体表面上显示出稳定的残效性,使用氟啶脲药后1~2天有些害虫虽然不死,但已无危害能力,药后3~5天即死亡,药效期7~21天。(3) 不具有浸透移动性,因而对散布后的新展叶无效果。(4) 安全性高。对昆虫特有的生理作用脱皮进行阻害,对人畜等极为安全。可用于A级绿色食品生产。(5) 氟啶脲为阻碍脱皮的苯基甲酰脲类新型广谱性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杀卵作用,无内吸作用。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的防效。尤其适于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小菜蛾[鳞翅目菜蛾科,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别名:小青虫、两头尖。]、菜青虫[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的幼虫。]、甜菜夜蛾[夜蛾指的是夜蛾科(Noctuidae)的一类昆虫。]、棉铃虫、潜叶蛾等害虫。(6) 氟啶脲常与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生产复配杀虫剂。
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棉铃虫、卷叶蛾等,但对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
(1) 防治小菜蛾对十字花科,小菜蛾低龄幼虫为害苗期或莲座初期心叶及其生长点,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期至1~2龄幼虫盛发期,对生长中后期或莲座后期至包心期叶菜,幼虫主要在中、下部叶片为害,防治适期可掌握在卵孵期至2~3龄幼虫盛发期,用5%氟啶脲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防治;对菊酯类农药有抗性的小菜蛾,用5%氟啶脲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药后10天左右的药效可达90%以上。
(2) 防治菜青虫在2~3龄幼虫期,用5%氟啶脲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药后10天效果可达90%以上,3000~4000倍液喷雾,药后10~15天防效也可达90%左右。
(3) 防治豇豆、菜豆的豆野螟在开花期或卵盛期,用5%氟啶脲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隔10天再喷一次,共喷2次。
(4) 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地老虎、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等于幼虫初孵期施药,用5%氟啶脲乳油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5)防治韭菜地蛆用5%氟啶脲乳油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或用5%氟啶脲乳油100~200毫升/亩,兑水150千克,开沟灌根,持效期可达90天。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1) 无内吸传导作用,施药必须力求均匀、周到,使药液湿润全部枝叶,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2) 白菜幼苗易出现药害,避免使用。
(3) 防治为害叶片的害虫,应在低龄期用药效果好;对钻蛀性害虫宜在卵孵盛期用药。
(4) 对蚜虫、叶蝉、飞虱类等刺吸式害虫无效,可与杀蚜剂混用。但因其显效较慢,应较一般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提前3天左右用药或与其他药剂混用,且不宜连续多次使用,以免害虫产生耐药性。
(5)施药后用肥皂清洗手脚和面部,并更换衣服。
(6) 对鱼、虾、家蚕有毒性,应避免在鱼塘、桑园附近施药。
(7)5%氟啶脲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小菜蛾,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