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冬季变得异常寒冷,夏季变得异常炎热。不少[不少是一个词语,解释为多。]中年人表示在他们年轻时,虽然夏天也热,但是并没有像现在[现在:正在进行时 与当下同义。]这么夸张过。如今夏天一到,炎炎烈日顶头晒,人们[人们是汉语词汇,是泛称许多人。]根本不愿意出门,如果说在冬天起床时最困难的事情,那么到了夏天,走出空调房就是最困难的事情。
夏天到来之后,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躺在空调房里面,吃着冰冻好的西瓜[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有多个种子,原产于非洲。],不少人周末时都会以这种状态在家宅一天。我国的西瓜产量巨大,价格较物价而言,也一年比一年低,从70、80年代时买西瓜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到现在夏天大家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西瓜,这一变化也能看出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
20年前,有一种西瓜曾经风靡整个中国,它的外形很奇怪,尤其是皮竟然不是绿的而是黑的,因此人们也叫它黑皮瓜,当时售价两毛一斤的它可是水果市场的大热门,也被果农们称为水果之王。可是近些年,好像很少看到黑皮瓜了,为什么这种西瓜没人种了呢?一代“瓜王”究竟是如何陨落的?接下来我们就走近“黑皮瓜”的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史。
西瓜
西瓜算得上是夏季时最受欢迎的水果了,有些地方也称西瓜为夏瓜、寒瓜。值得一提的是西瓜属于葫芦科,南瓜族,西瓜属。所以,我们生活中吃的冬瓜、南瓜其实都和西瓜的血缘关系很近。西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以甘肃、新疆、山东等地方最出名,昼夜温差大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西瓜的糖分积累,因此在这些地方产出的西瓜会更甜一些。
根据历史记载,不少都表明西瓜是从西域传到我国的,并不是中国的本土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比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当中就说“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见,西瓜可能真的是一类外来品种,后来经过丝绸之路的运输进入内陆地区,开始广泛推广种植。
在不少考古发现当中也发现了西瓜籽[西瓜籽是一款集影视、明星、粉丝、活动、周边于一体的互动手机应用软件。]的存在,比如1976年时人们在一个西汉墓室当中就发现了遗留的西瓜籽,这证明西瓜传入我国的时间可能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早。
西瓜虽然别称叫寒瓜,但是却不耐寒,适宜在温暖、干燥的环境当中生长,这大概就是沙地里面也能种西瓜的原因。不少植物喜好潮湿的环境,西瓜反而背其道而行,湿度越大越容易生病。光照时间越长,西瓜就发育得越好。对于土质,西瓜也没有特别的挑剔,即使是不太肥沃的砂质土也能茁壮成长。
可以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西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每年都有新的品种出现,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吃哪个更好。目前比较有名的西瓜品种有麒麟王西瓜、红小玉礼品西瓜、黑美人西瓜等等,这几类西瓜各有优点,等到了夏天大家可以分别买来尝尝,看看哪一个的味道更好。
西瓜除了能够消暑解渴以外,本身还含有葡萄糖、果酸、番茄素等物质,不含脂肪和胆固醇。不过含糖量还是挺高的,减肥人群不宜多吃。根据科学家研究,西瓜汁还能用来擦脸,能够起到防晒、增白的效果。吃剩的西瓜皮[瓜皮直属于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扁球形小果,瓜皮色为绿白条纹相间,像西瓜皮,以主蔓结瓜为主。]也有妙用,其中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能切片当面膜敷。专家指出,虽然冰西瓜更加消暑解渴,但是还是要少量食用,冰冻后的西瓜食用过度可能会引起肠胃受损。
黑皮西瓜
虽然现在出现的西瓜品种愈加多样,但是不少人还是对小时候吃的黑皮西瓜念念不忘。不过2000年后出生的人应该就对黑皮西瓜不熟悉了,甚至都没有见过,很多人还纳闷西瓜皮不是绿色的吗,怎么会有黑色的西瓜?
黑皮西瓜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长达30多年,在20年前可是风靡一时的水果之王,这类西瓜的体型很大,重量在7到10斤左右,大一点的能达到30斤。表皮为黑色,瓜皮厚度大约1.5厘米,上面的纹路不是很明显,肉眼都看不太清,不像我们现在的西瓜,斑纹十分明显。这种西瓜十分敦实,不仅重量很重,果肉也很厚,此外还没有西瓜籽,吃起来特别方便。
我国的黑皮瓜主要种植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泗水县杨柳镇,这一地区四周有许多高速公路,算得上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对于西瓜的运输而言很有利。并且前文我们提到过,西瓜喜欢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这一地带的土质属于半沙半土,虽然并不是完全的砂质土,但是也很适合西瓜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将黑皮西瓜和黑美人西瓜搞混了,一直都以为都带着“黑”字,应该是同一种西瓜。黑美人西瓜也是一个很有名的西瓜品种,这种瓜的体型较小,不像黑皮瓜那么圆,反而呈现椭圆形,并且它的外皮是深绿色,没有黑皮瓜那么黑,斑纹也要更加明显一些。最为重要的一点,黑美人西瓜的瓜皮厚度很薄,这是它们两最明显的差异。
据说黑皮西瓜有股特殊的甜味,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能回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黑皮西瓜相对于其它食用的西瓜而言,算得上很特殊了,因为它的体型很大,所以大家会将它的果肉拿来做蜜饯,或者做成山东本地的特产“西瓜酱”。西瓜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甜果酱,而是经过和黄豆酱中和改良的新品种,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老干妈。
黑皮瓜的瓜皮很厚,非常适合拿来炒菜或者腌泡菜,不少人表示小时候吃完西瓜,长辈就要把瓜皮收集起来清洗削皮再切段,直接丢入泡菜坛子里,浸泡3到5天,就可以捞出来吃了,和酸萝卜一样爽口。
总之,黑皮瓜真的算得上是“一瓜多用”的典范,在人们的记忆当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不少念旧的人,与其说是怀念黑皮瓜,不如说是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么,当时2毛一斤,价格低廉深受欢迎的黑皮瓜,为什么现在却没人种了呢?
黑皮瓜消失的原因
近几年到了夏天,我们在水果店已经鲜少能看见黑皮西瓜了,不少人觉得疑惑却也不知道原因。
首先,虽然黑皮瓜承载着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不得不说它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需求了。20年前时,大部分人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吃西瓜这种事情也不能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而且那时很少有固定卖水果的超市和商店,一般都是瓜农装上一车西瓜出门兜售。所以,人们一般在看到时就会买上好几个西瓜,在家屯着吃。黑皮瓜的个头大,很适合一家人一起吃,甚至有时候还和街坊邻居一起分享。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多了,售卖西瓜的超市随处可见,完全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屯西瓜。并且我们现在的生活圈比较小,更遑论被称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们大都一个人居住,黑皮瓜的个头大反而成了累赘,买回家吃不完,放在冰箱里就成了隔夜瓜,不新鲜,丢了又浪费。所以大家索性选择更小的西瓜,能一次性吃完,保证是新鲜的。
其次,种植黑皮瓜不仅工序非常繁琐,它的产量还很低。或许是因为个头大吧,往往一根藤上长不出太多的瓜,授粉时还需要人工的帮助,这下种植的成本就提高了许多,瓜农就放弃种它,选择利润更高的西瓜品种种植。
再者,目前市场上的西瓜量大、种类繁多,到了夏天时,大家都想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因此很多时候会使用催熟的手段,而黑皮瓜的生长期本来就长,即使催熟了也比其他品种成熟慢。赶不上提早上市的顺风车,还想卖出好价钱就更难了。
最后,就是人们消费观的改变。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但是消费观念也在改变,尤其是年轻人。黑皮瓜即使个头大,但是皮却特别厚,有时候皮的重量能占到瓜的三分之一,让人觉得花钱买西瓜吃,反而买回了一堆西瓜皮,十分不划算。大家也不像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大多数都会腌泡菜,所以西瓜皮大多是被丢弃了,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厚皮的黑皮瓜在人们眼里变成了“亏本的买卖”,渐渐地就不乐意买它了。
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的产量,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明白。黑皮瓜消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了,过去它的个头大、价格便宜等优点,现在都被其他的新品种替代甚至是超越了。
人们在综合考量之下,肯定选择买新品种的西瓜。并且,挑选黑皮瓜需要技术,不小心就会选到皮特别厚,果肉很绵的瓜。目前,黑皮瓜的价格相较其他量产的西瓜也算不上便宜,因此失去竞争优势的它,渐渐消失在市场当中其实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结语
黑皮瓜由盛转衰的境况让不少人感到唏嘘,尤其是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品尝过那时黑皮瓜甘甜滋味的人,黑皮瓜往往能勾起我们不少美好的回忆。不过它的过去再怎样风光,也无法改变它逐渐退出市场的现实。毕竟果农还是需要盈利的,他们自然会优先选择利润更高、产量更大的西瓜品种,黑皮瓜在日后大约只能作为“特供瓜”了。
不过它在我国的销量虽然一直走低,在日本却成为了有名的品种。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太大的面积去种植瓜果,所以在日本,水果可谓是卖出了天价。一个普通的小西瓜都能卖到近400块人民币,因此体积大的黑皮瓜恰巧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水果店会将黑皮瓜切成多份进行售卖。因为价格很贵,所以日本人鲜少有一次购买整个西瓜的“豪横行为”。
不管怎么说,黑皮瓜的兴盛都象征了一个时代,但是时代总是要前进的,所以在洪流之下被淘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不能作为日常食用的西瓜售卖,黑皮瓜也还是蜜饯的原料以及西瓜酱的原料,因此它虽然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在一些地区仍旧还在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