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爆款王打卡挑战赛#
最近几天,有许多网友私信问老农[老农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年老而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说他家的玉米苗田近几天发现有许多玉米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不知什么原因?心叶出现拧成鞭状的现象,对此束手无策,非常烦恼,不知道该怎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好,今天,老农告诉你,玉米苗心叶拧成鞭状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叶拧成鞭的原因
玉米叶拧成鞭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蓟马[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的害虫吸吮了玉米心叶内的嫩叶心片汁液,破坏了叶尖的生长点,而且此虫还会吐出一种粘液,使残留心叶片粘合在一起,造成玉米苗叶拧成鞭状,从而引发的一种病态奇形苗,是一种虫害现象。蓟马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卵常常隐藏在干燥的田间杂草丛中越冬,第一代在5月低到6月头是幼虫出卵的高发期,主要危害春玉米幼苗,第二代在6月低到7月头小麦收割后,迁移到夏玉米田[玉米田,位于屈原宅基右侧,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躬耕于此,这几丘田里的稻子红梗红穗,乡民们说那是屈原泣血而染,故名“金粳稻”。]侵害玉米幼苗。
(二)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
A,农业防治
a,在每年玉米收割后,彻底铲除玉米田间地头的残留叶片和田埂杂草,用机耕车进行深耕翻压,把隐藏在田间的幼卵翻压在深层土壤中因缺氧而死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换茬种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玉米苗拧成鞭状的现象发生。
b,现在正是春玉米防治玉米拧鞭病态苗发生的关键时期,依老农多年验证,每年遇天气干旱少雨的情况下,发病多,所以玉米幼苗期如果遇干旱。也要及时进行浇灌,使玉米田保持一定的湿度,既有利于玉米幼苗的键壮生长,又可以预防玉米鞭状苗的发生。
C,玉米间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定义:是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除草,蹲苗,发现有拧鞭病态苗,轻者用人工剪去拧叶,重者连根除把病态残叶清除干净,因为蓟马幼虫非常狡猾,白天一般不出动,隐藏在玉米苗背面和根部或杂草中,老农虽务农多年,白天也没有发现过蓟马幼虫,夜间出来啃咬苗叶。
所以,玉米幼苗期中耕除草也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保墒,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且还有防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的作用,早在古代,我们**就觉察到这一点,对玉米苗早期中耕非常重视,如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说明了这一点。
B,农药防治
a,种子拌种,
在每年玉米播种前可用30%的噻虫嗪进行均匀拌种,因为噻虫嗪埋在土壤里,活性成份分解慢,它可以在土壤出起效60左右,而且它既有触杀作用,又可以内吸传导,所以,经过噻虫嗪拌过的玉米种子,玉米出苗后,对预防玉米蓟马虫和其它虫害效果非常好,噻虫嗪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便玉米苗的根系和茎叶更加健壮,从而提高玉米苗的坑逆能力。
b,叶面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
我们根据玉米蓟马虫侵害植物的特性,用药精准喷打易受啃咬部位(叶心幼嫩部位)和隐藏处(叶面背部),如果预防得当,效果也非常好,具体可用2.5%联苯溴菊脂1000倍液+70%呲虫啉5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其它杀虫药剂都可以,在玉米幼苗长到2到3心叶时就应喷雾,一般在睛天下午2点后到傍晚起露之前喷打药剂较好,间隔七天连喷两次就可以了。
小结,在种植玉米的田间管理中,既有抓好玉米田的肥水管理,又要撑握好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才能使自己种植的玉米获得高产,丰收!
以上愚见纯属本人一线务农经验,仅供参考,有不正确之处,希批评指正,谢谢您的浏览!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