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和己唑醇都是杀菌剂,有啥不同?很多人不懂!

现在的农作物病虫害很多,农业生产中仍然离不开农药,农药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产品名称有一些十分接近,甚至不少都是一字之差,但是功用和用法却有所不同,这让不少农民朋友十分作难,常常因为搞不清用法而大伤脑筋,比如,同是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的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和己唑醇[米黄色疏松粉末,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仅有一字之差,它们的功效有什么不同?相信很少有人能一下子说清楚。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戊唑醇简介:

戊唑醇和己唑醇都是杀菌剂,有啥不同?很多人不懂!

戊唑醇和己唑醇都是杀菌剂,有啥不同?很多人不懂!

用途: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

规格:95% 、98%原药。125g/L水乳剂,25%乳油,25%可湿性粉剂,43%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80%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Raxil,FS(25g/L).DS(20g/kg),WS,LS,用于种子处理。

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该药属低毒杀菌剂。该药对鱼中等毒性,按要求使用对蜜蜂安全。实验室试验在土中分解很慢,在田间降解较快。

戊唑醇使用技术: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农药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不污染果面的水性化制剂、有极强内吸性和上下传导性。

戊唑醇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褐斑病[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白粉病。轮纹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紫红色至紫褐色冻伤状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生产优质高档出口水果的首选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水稻病害、棉花苗期病害等,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该产品还可广泛应用于麦类、蔬菜和一些经济作物上(如花生、葡萄、棉花、香蕉、茶叶等)。戊唑醇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

由于杀菌剂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3年来登记企业及登记产品数量持续增加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现象仍在持续戊唑醇市场已由市场饱和向产能过剩转变。因此面对前景广阔的戊唑醇市场生产企业也应审时度势避免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出现。

己唑醇简介

理化性质: 米黄色疏松粉末;纯品为无色晶体,室温(40°C以下)至少9个月内不分解,酸、碱性(PH5、7-9)水溶液中30天内稳定。PH7.0水溶液中紫外线照射下10d内稳定。

作用机理:该药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对卵菌纲和细菌无效。按推荐剂量在适宜作物上应用,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己唑醇具有渗透性和内吸性。

防治对象:己唑醇成分在黄瓜的幼苗期的抑制作用[两对独立基因中的一对显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显性表现有抑制作用,使F2的表现型比例为13:3,这种现象称为抑制作用。]效果和戊唑醇效果相当(特别在三叶期),比丙环唑[丙环唑原药,中文通用名称: 丙环唑,英文通用名称: 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和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要强;在对根部鲜重和茎粗增加量最为明显;在防治白粉病的效果要比戊唑醇的效果强。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防治上面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在香蕉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的防治上面,市场上主流的药剂还是以丙环唑为主,但是其对于香蕉的黑星病效果不理想,成为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其他成分攻击的把柄;己唑醇也在这个地方来做文章,它对于香蕉黑星病有良好的效果。对梨树的黑星病效果良好,草莓白粉病效果良好。

使用方法:茎叶喷雾,使用剂量通常为15~250g(a.i.)/hm2。以10~20mg/L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黑星病,葡萄白粉病;以20~50mg(a.i.)/L喷雾,可有效防治咖啡锈病或以30g(a.i.)/hm2防治咖啡锈病,效果优于三唑酮[三唑酮属于低毒性杀菌剂。][250g(a.i.)/hm2];以20-50g(a.i.)/hm2可防治花生褐斑病;以15~20mg(a.i.)/L可防治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己唑醇成分国内主要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均有。

防治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5%己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喷雾,防治桃树褐腐病800~1000倍。防治水稻纹枯病5%悬浮剂60~100克。根据报道还可以用于放置葡萄白粉病和白腐病10~15毫克/千克,苹果白粉病、锈病10~20毫克/千克,对咖啡锈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亩用量有效成分2克,防治花生叶斑病有效成分3~4.5克/亩。

产品市场:

根据市场的发展,乳油的份额进一步被压缩,5%的微乳剂成为市场的主流,5%的悬浮剂,成为新的一个对象。高含量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高含量的己唑醇主要市场方向还是主要集中在果蔬市场,低含量的己唑醇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果蔬市场主要还是以香蕉、柑橘和苹果、梨,防治对象为香蕉叶斑病、柑橘疮痂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低含量主要针对水稻、小麦市场和蔬菜市场,以5%的悬浮剂和微乳剂为主。

己唑醇增产分析:

在实践中,稻田合理使用己唑醇,不仅能防病,还有促进增产的作用。该药在水稻拔节前使用,有利于缩短植株基部节间的长度,从而能预防倒伏;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能抑制水稻顶端粒生长优势,提高结实率;在水稻后期使用,还能减轻叶部病害,使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产量增加,最终使稻谷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己唑醇与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一样,超量使用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应注意合理用药。对于30%己唑醇悬浮剂,一般每亩用10~13克,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就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后期治疗每亩用量可以加大到15~20克。一般每季水稻最多使用3次。

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咪甲环唑比较

丙环唑和氟硅唑抑制生长最明显,戊唑醇居中,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相对安全。

戊唑醇、己唑醇在开花后前两遍药最好不要用,因为浓度控制不好会使苹果果柄短小,影响果实膨大。苯醚甲环唑比较安全,对白粉、黑星效果都可以。套袋前最后一遍药这三个都可以用,对幼果深层杀菌后再套袋。丙环唑在北方果园尽量不要用,安全性比较差。

苹果在谢花后一个月内,即套袋前三遍药里加入至少一种唑类的药来进行防治白粉、斑点落叶、褐斑等病害,通常在推荐使用的浓度下进行,比方说43%戊唑醇一般使用5000倍以上,10%苯醚使用8000倍以上,相对安全。

唑类杀菌剂都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这类药物,一般按照标准浓度用就可以了。浓度过大的话可能会抑制生长,所以最好别在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如果使用的话,也别沾到花和幼果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