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种植技术|西瓜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西瓜[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有多个种子,原产于非洲。]白粉[whiting (一)由天然矿物方解石、白垩、石灰石制得的极细粉状碳酸钙或人工合成的(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二**碳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病俗称白毛,是西瓜生产上的常见病害,有些保护地[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苗期、成株均有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严重的定植后不久即见发病,一直伴随着瓜的生长,随时可见白粉病病株直至拉秧,严重影响西瓜生产。

西瓜种植技术|西瓜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西瓜种植技术|西瓜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西瓜白粉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叶柄和茎蔓,初发病叶片上表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后向四周扩展,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感病品种白粉斑能迅速扩大,多个病斑融合成一片,严重的全叶布满白色粉状物,即该菌的气生菌丝体[菌丝体(mycelium),指的是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营养体类型。]和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发病重的叶片慢慢变黄枯萎,一般不脱落。进入生长后期,白粉状物变成灰色至灰褐色,且粉斑上现先为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有性态—闭囊壳[闭囊壳是子囊菌门、不整囊菌纲的子囊果(产生子囊孢子的结构),呈球形,无孔口的封闭状。]。保护地栽培的小西瓜发病尤为严重。

西瓜种植技术|西瓜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2

二、西瓜白粉病发病规律

南方四季都能种植瓜类[用料材料  冬瓜,虾皮调料;鲜味生抽,鸡精,做法1. 冬瓜洗净去皮切片,锅中油热放入虾皮翻炒 放入葱段,再放入冬瓜翻炒,淋入酱油,放入鸡精,略炒片刻,入味即可出锅装盘1…]作物的地区,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西瓜等瓜类作物上,一代接一代地传播,不存在越冬的问题,一般很少产生有性世代。北方保护地栽培西瓜等瓜类的地区,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越季,并不断进行再侵染。翌年春季病菌侵染露地春西瓜,后传染到秋西瓜上,最后还回到棚室内越冬。在没有保护地的地区,白粉菌常于秋末在衰老的病叶上产生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翌年春天气温升高,温、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子囊孢子,从西瓜等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完成初侵染。

西瓜白粉病分生孢子在温度10~30℃条件下发病,20~25℃最适宜流行,低于10℃或高于30℃不能萌发[“萌发”,指植物开始发芽,常用于比喻事物的开端。],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田间湿度大,温度在16~24℃时容易传播。病菌主要靠空气和流水传播。在棚室或田间该病是否流行,常决定于棚内湿度和寄主长势。虽然湿度25%时也可萌发,但高湿萌发率高,生产上高温干燥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菌源时很易流行成灾,现已成为西瓜等瓜类生产上的严重病害。

西瓜种植技术|西瓜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3

三、西瓜白粉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白粉病的西瓜品种。

2、种子消毒及床土消毒。可采用3%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然后洗净,以备待播。

3、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高温。保护地栽培西瓜特别注意棚内通风,降低湿度可预防白粉病,发现有发病苗头,应及时用药防治。

4、在西瓜叶面初现零星小黄点或白色小粉斑时喷洒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混加70%丙森锌600倍液,或20%唑菌酯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900倍液、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12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800~1000倍液、10%己唑醇乳油3000~4000倍液,隔10天1次,防治2~3次。

5、采用熏蒸灭菌法。定植前几天,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250克,加锯末500克混合后分放4~6处,将温室或大棚密闭后点燃,24小时后通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