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是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邻居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另一个7岁。一天,大卫正在教他7岁的儿子凯利如何使用割草机割草。当教到怎样在草坪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简突然喊他,询问一些事情。当大卫转过身回答简的问题时,凯利却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结果割草机所过之处,花尸遍地,原本美丽的花圃留下了一条2尺宽的小径。
大卫转过身,面对眼前的情景,怒不可遏。要知道,这个花圃花费了大卫多少时间和精力才侍弄成今天这个令邻居们无比羡慕的样子呀!他提高嗓门准备训斥凯利,这时简快步地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卫,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小孩,而不是在养花!”
简的一番话提醒了我: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清楚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要比被打破或损坏的任何东西都要重要得多啊!那些曾经被孩子们的棒球砸坏的窗户、不小心碰倒的台灯以及在厨房里掉在缉顶光雇叱概癸谁含京地上摔碎的碟子都是已经毁坏了的东西。正如花圃里被割掉的花再也不能复原了,我们就不要再去打破一个小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使他们原来充满活力的感觉变得迟钝,乃至麻木。
2.为什么养花胜过吃药
老舍先生爱花成癖。
他在散文《养花》中说:“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养花称得上是一种愉快的劳动,花卉美丽而富有魅力,它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
尤其是自己亲手栽培的花木,你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关照,看它怎样吐出新芽,展开嫩叶,发出新枝,直到花蕾含苞,妍艳绽开。这个过程,既有期待的喜悦,又有回报的欢乐。
人从养花中尽情地享受愉悦,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养花要付出劳动,相当于适度的体育锻炼。
比如种植、浇水、锄草等劳动,既增加了身体活动量,运动了四肢筋骨关节,而且还能调节人的情绪,给精神上带来寄托和安慰。近代对“园艺疗法”的研究发现,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园艺活动,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以及使情绪更趋于稳定,减少了发病率。
一些老年孤独症和抑郁症患者,参加养花等园艺活动后,生活增添了乐趣,其寂寞和忧郁感也减轻了许多。养花还是一种手与脑并用的智力劳动。
养花种花时,必须了解这种花的生长特点、开花习性、培育方法,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老舍先生说:“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养花确有悦目、舒心、益智、健体之功。养花胜于吃药,而花卉散发的清香本身就是“药”。
不同的花香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特殊功能。劳于花圃间,馨香扑鼻来,沁人心脾,润人心田,乐不知疲,自有寿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