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养花蛤的最合适盐度是多少
息环境 蛤仔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
1.水温:蛤仔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而当水温下降到0℃时,鳃纤毛停止运动,摄食停止;当水温下降到零下2~3℃时,经3周,死亡率达10%。
2.盐度:蛤仔对海水比重的变化,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没有防洪堤的内湾养殖区,常伴随着山洪暴发而发生蛤仔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海水比重的急剧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长时间处于混浊状态,影响了蛤仔的呼吸和摄食的缘故。
3.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严重污染,**毫克/升以下达10天左右,就会导致蛤仔死亡。
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间带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较强,耐干出时间与蛤仔个体的大小、气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风等有关(表19-2)
2.花蛤怎么放过夜
您好,放盐是可以可以的,但是您最好采取以下方式保存花蛤:
1. 放在无油的容器里,放点淡盐水将它养着。上面覆层保鲜膜,挖个小口透气。放在冰箱冷藏。
2. 把装花蛤的袋子旋转拧紧(袋里没有空气那种),然后放冰箱里面。
3. 用开水将它烫一下,然后保存在冷藏室。
4. 倒进密筛子里脱下水 ,触碰时确定手干净没油然后用保鲜膜包紧两次,放冰箱保鲜。
花蛤最好别隔夜放,当天吃和隔天吃口感鲜度有差别,如果本来就不是特新鲜,再放上一宿味道就差太多了。
花蛤(拼音:huā-gé;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帘蛤科,又名菲律宾帘蛤或菲律宾蛤仔,南方俗称花蛤。贝壳呈卵圆形。壳质坚厚,膨胀。壳顶稍突出,稍向前方弯曲。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韩国和日本,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3.花蛤怎么放过夜
您好,放盐是可以可以的,但是您最好采取以下方式保存花蛤:
1. 放在无油的容器里,放点淡盐水将它养着。上面覆层保鲜膜,挖个小口透气。放在冰箱冷藏。
2. 把装花蛤的袋子旋转拧紧(袋里没有空气那种),然后放冰箱里面。
3. 用开水将它烫一下,然后保存在冷藏室。
4. 倒进密筛子里脱下水 ,触碰时确定手干净没油然后用保鲜膜包紧两次,放冰箱保鲜。
花蛤最好别隔夜放,当天吃和隔天吃口感鲜度有差别,如果本来就不是特新鲜,再放上一宿味道就差太多了。
花蛤(拼音:huā-gé;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帘蛤科,又名菲律宾帘蛤或菲律宾蛤仔,南方俗称花蛤。贝壳呈卵圆形。壳质坚厚,膨胀。壳顶稍突出,稍向前方弯曲。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韩国和日本,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4.花蛤养砂的水要放多少盐
盐度比重为1.004-1.027时适宜。
花蛤学名菲律宾帘蛤,对海水比重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
花蛤需用盐水泡,让它吐沙,泡半个小时以上
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扩展资料:
牡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有糖元、牛磺酸、谷胱甘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牡蛎的主要成分“糖原”能迅速补充恢复体力,并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其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这也是防治孕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良药;牡蛎又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常见贝类及营养价值
5.养花蛤需要氧气吗,水位要多高,是用盐水吗
花蛤仔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入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
养花蛤对水质的要求:
1、水温:蛤仔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而当水温下降到0℃时,鳃纤毛停止运动,摄食停止;当水温下降到零下2~3℃时,经3周,死亡率达10%。
2、盐度:蛤仔对海水比重的变化,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没有防洪堤的内湾养殖区,常伴随着山洪暴发而发生蛤仔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海水比重的急剧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长时间处于混浊状态,影响了蛤仔的呼吸和摄食的缘故。
3、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
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间带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较强,耐干出时间与蛤仔个体的大小、气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风等有关。
6.海鲜市场买回来的花蛤,都知道要放盐养半天吐吐沙,但看着盆里的蛤
第一种方法:温盐水泡首先,将花蛤放入一盆温水中,并在温水中加入盐巴和油,用量根据盆里的水来定。
这样的做法可以模仿花蛤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其张开贝壳有利吐沙。而放入油的作用是使水面形成一层油膜,能够将水与空气分隔开来,让花蛤在水中缺氧而加快呼吸,从而加快吐沙进度。
然后,静置两到三个小时以后,就会看到多数花蛤都把贝壳张开,而且水浑浊不清,这时候花蛤去吐沙过程就完成了。如果想缩短吐沙时间,可以用手来回搅动盆内的水,并且反复换水,这样几分钟就可以让花蛤吐尽泥沙了。
第二种方法:水煮冲洗首先,将锅内倒满水,放入花蛤用水煮。当锅内的水开了的时候,花蛤的壳基本也全部打开,这时候将水倒掉,再用水将花蛤冲洗一次就可以将泥沙清理干净。
但是这样的做法容易影响花蛤的鲜味,可以将煮过花蛤的水晾凉了滤去底部沉积的泥沙,用上面澄清的汤水来洗花蛤,这样可以保留部分鲜味。 第三种方法:加热冲洗首先,将买回的花蛤外壳的泥沙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将花蛤放入无水的炒锅里加热3分钟,待到花蛤陆续开口的时候,就立刻挑出开口的花蛤放在水龙头下面冲洗,即可将其内部的泥沙清理干净了。这种做法非常简单,而且蛤肉鲜嫩、营养和水份都不容易丢失,刚买回来的花蛤也可以马上烹饪上桌,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7.养花蛤可以放小苏打吗
不可以。
一、场地选择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比重1.012~1.022,流速40厘米/秒~100厘米/秒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的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养殖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
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二、埕地清整 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
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曝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厘米~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厘米~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一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天~20天,然后用漂白粉(含氯量25%~28%)全池均匀泼洒消毒,用量15公斤/亩~20公斤/亩。消毒后,用网目0.258毫米(60目)的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天~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
清塘后,进水深30厘米~50厘米,施肥(晴天时,每隔2天~3天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单位水体用量分别为0.5克/立方米~1.0克/立方米和0.1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三、蛤苗选择 蛤苗按发生季节、外表颜色和个体大小分为白苗(壳长0.5厘米)、中苗(壳长1厘米)和大苗(壳长2厘米)。
提倡放养大规格蛤苗。蛤苗产地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
蛤苗的质量安全应符合NY 5288的规定。要选择当日采收、含泥沙杂质少的蛤苗,而且每一批蛤苗,应大小均匀,无破损,健壮,活力强。
四、苗种运输 当天采收、当天运输、及时放养,遵守“通风、保湿、低温”三原则,防晒、防雨淋。车运时以竹篓装苗,每篓20公斤左右,以不满出篓面为宜。
篓与篓之间紧密相靠,上下重叠时,中间隔以木板,防止重压死亡。船运时,舱内放置若干个用竹篾编制成的“通气筒” (高70厘米~80厘米,直径30厘米),苗种围着“通气筒”倒入舱中,以利于空气流通,防止舱底的苗种窒息死亡。
五、播放蛤苗 根据苗种规格不同,白苗一般在4月~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月~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9月中、下旬)播苗。播苗方法建议采用湿播(又叫带水播),以提高播苗的质量与效果。
六、养成管理 (一)抓补苗: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 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 (二)抓移殖: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个月~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
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殖到潮区较低处。 (三)抓防灾: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
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四)防敌害: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鱼类敌害可用茶籽饼(用量5~8公斤/亩)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
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 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
杀除浒苔,先将水位降至20厘米~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小时~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个~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五)繁殖基础饵料: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天~3天施尿素0.5克/立方米~1.0克/立方米,使水色保持浅褐色。
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可投喂豆浆作为代用饵料,单位水体用量为1克/立方米 (以干豆重计)。 (六)专人管理:整个养殖期间,应认真做好生产记录。
蛤埕要有专人管理,防止人为践踏和鸭群侵入危害,还应注意及时填平埕面,修补堤坝水闸等,以保障养殖生产安全。 七、质量安全 应着重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质、强化检测和管理等方面加强花蛤产品的质量安全措施: (一)选用的养殖场地、蛤苗和清池消毒除害用的药物以及肥料等,要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规范的要求; (二)养殖埕地和设施使用前应彻底整修消毒,有效控制病源菌的危害; (三)蛤苗应采自渔业环境达标的养殖海区,必要时应先检测后采用,以保证蛤苗质量; (四)提倡生态养殖,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五)防治病害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用药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 (六)建立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对育苗和养殖水源、养殖水体和投入品作全程监控检测,建立养殖过程的生产记录管理制度,以确保有关技术措施的准确、到位。
八、适时收获 花蛤经1年~2年的养成,长到壳长3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从3月~4月开始,直到9月花蛤繁殖期前结束。
收获的花蛤质量应符合NY 5288 的规定。收获方法: (一)锄洗法:适用于含泥较多的埕地。
先将蛤埕分成100平方米左右的若干小区,在其四周筑起高20厘米左右、宽30厘米~40厘米的小堤,在地势低的一侧堤中央留一出水口,斜插上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