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玉蕊,拉丁学名Barringtonia racemosa (L.) Spreng.,唐代传统名花,后失传,具体指何种植物现在有争议。]是乔木植物。玉蕊在中国海南常生长在海滨,有为时和红树植物混生在一起,因此有人称之为半红树植物,它还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土壤中可溶性盐分过多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称为盐害,而植物对盐害的耐受能力称为耐盐性。],在潮水经常浸没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
玉蕊的栽培技术
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方式:精繁殖、高压和扦条等.果实成熟期不一致,7-12月均有,所以易随采随播。选择自然脱落且发育良好的果实播于砂床。玉蕊种子不耐干旱,但耐水涝,所以育苗过程中,需保持培养介质有足够的湿度。
若在培养过程中加1-2次淡海水(含盐量约0.15‰),则能促进种子的萌芽和幼苗的生长,出苗时间因种子的成熟度、育苗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种子、培养介质及培养器具均得事先消毒。
第一年注意保温,待春天转暖后即可种植。玉蕊种子繁殖的出苗率[受精卵达到原肠晚期时计算卵的总数和受精卵数。]不高,一般在在50%左右,苗期注意遮荫。 高压繁殖宜选用前1年生或当年生且已木栓化的枝条,宜在8月份以前进行。
扦插可采用半木栓化的枝条,除去部分叶片插于腐殖土[腐殖土是传统的腐烂土由植物物质以及各类有机垃圾(如厨余)组成的一层混合物,腐殖土是森林中表土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而形成。]中,当年可生根,玉蕊扦插繁殖和高压繁殖的成活率较高,若管理较好,可达90%以上。
玉蕊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中等大乔木,稀灌木状,高可达20米;小枝稍粗壮,直径3-6毫米,干燥时灰褐色。叶常丛生枝顶,有短柄,纸质,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是由圆形变成的长圆形,比圆形扁。]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2-3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或更长,宽4-10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钝形,常微心形,边缘有圆齿状小锯齿;侧脉10-15对,稍粗大,两面凸起,网脉清晰。
总状花序顶生,稀在老枝上侧生,下垂,长达70厘米或更长,总梗直径2-5毫米;花疏生,花梗长0.5-1.5厘米或稍过之;苞片小而早落;萼撕裂为2-4片,裂片等大或不等大,椭圆形至近圆形,长0.7-1.3厘米;花瓣4,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雄蕊通常6轮,最内轮为不育雄蕊,发育雄蕊花丝长3-4.5厘米左右;子房常3-4室,隔膜完全,胚珠每室2-3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