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红粉病是塑料大棚或温室黄瓜等瓜类作物生产中新发生病害之一,随着黄瓜保护地[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栽培面积的逐步加大,红粉病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在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黄瓜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准备工作,以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黄瓜红粉病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原因、危害症状、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危害症状
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感染红粉病后,会出现暗绿色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浅褐色病斑。当种植环境湿度比较大时,叶片边缘呈水渍状,病斑薄,容易破裂。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下,病斑上越易生浅橙色霉状物,最后会使得叶片腐烂或干枯。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粉红色。
二、发病原因和条件
1、病菌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传播到黄瓜叶片上,由伤口侵入。
2、发病后,病部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会借助风雨和灌溉水蔓延。
3、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8-30度,相对湿度高于85%时最易发病。
4、在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或温室里容易发生黄瓜红粉病。
三、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
(1)保护地黄瓜的密度宜在3500株/亩左右。
(2)叶片、株型小的品种,种植时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但不宜超过4000株/亩;叶片、株型较大的品种,以2800~3000株/亩为宜。
2、适时绑蔓
(1)黄瓜绑蔓既可以使茎蔓长相一致,提高黄瓜的抵抗力,又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在黄瓜定植一周后,立支架、吊绳[用于吊物的绳索,材料一般为棉、麻、合成纤维或钢丝绳。]进行绑蔓,具体操作为:在定植黄瓜垄上端每行拉一道铁丝,把吊绳的一端固定在铁丝上,下端拴在黄瓜的下胚轴上,同时将蔓引到吊绳上,在龙头接近顶面时,可随时落蔓。
3、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新发侧枝,底部老、病、黄化叶和枯萎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
4、及时放风,降低棚内
在保护适温不降低的前提下,及时放风,让棚内外空气对流。
5、合理浇灌
浇水[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加保护地湿度的主要措施,黄瓜浇水时可采取滴灌和膜下浇水方法。
6、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每个7-10天喷一次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需要注意的是,在黄瓜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