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1988年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研制成果,1997年入市,先后在土耳其、德国、捷克、巴拿马、马来西亚、台湾、日本、美国和南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记,该产品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我国农业部也将吡蚜酮列为重点推广无公害农药

吡蚜酮掌握这些特性杀虫效果,超乎想象-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吡蚜酮掌握这些特性杀虫效果,超乎想象-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一、作用机理

吡蚜酮是吡啶杂环类的杀虫剂的代表,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研究表明,只要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

吡蚜酮掌握这些特性杀虫效果,超乎想象-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二、主要特点

吡蚜酮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触杀型杀虫剂,内吸[药剂的内吸作用,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上,如根、茎、叶、种子上,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的传导而输导到全株各个部位;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生长发育。]活性好。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它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吡蚜酮掌握这些特性杀虫效果,超乎想象-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三、使用技术

1、灌根:吡蚜酮内吸活性好。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定植时,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可有效防治蚜虫、飞虱、粉虱等害虫,持效期可达50天左右。

2、喷雾:防治蔬菜蚜虫、粉虱、水稻飞虱[稻飞虱,属于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俗称蠓子虫、火蠓虫、响虫。]、叶蝉等害虫,亩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克,药后,害虫经取食,死亡速度缓慢,药后3天平均为60%左右,药后7天即 可达到95%以上。而且持效期达2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