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老舍养花原文

1.五年级课文养花的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京派代表,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笔名有“舍予”、“老舍”。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

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2.老舍作品:《养花》选自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收录状况:

本文被人教版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的阅读材料收录第一课

被编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

被编入冀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五单元

被编入鄂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被编入语文A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3.”养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

是对的

《养花》一文是老舍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被人教版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的阅读材料收录第一课:第154、155页。

被编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

被编入冀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五单元(第21课)

被编入鄂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

被编入语文A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4.老舍有那些文章

主要著作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

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其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 书集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29,人间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老舍集》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鸡》 《我的母亲》 《养花》 《我们家的猫》 《济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开学的日子》《断魂枪》《茶馆》一共六十多本小说 被录入小学课本 《草原》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10课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课 《我们家的猫》小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6课 《北京的春节》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课 《母鸡》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5课、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 《济南的冬天》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2课 《养花》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4课、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1课 《林海》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选读课文1课 《我的母亲》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1课 《祥子买车》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13课 《猫》小学语苏版五年级下册6课、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课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同名另有介绍如何养花以及养花的注意事项。

5.语文高请进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

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

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

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

6.《养花》课文第5自然段写了三个内容:1别人夸花,全家骄傲;2昙

养花

说写双通道(想象写话)

别人夸花,全家骄傲

我们一家都很喜欢花,便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几百盆花,一天清晨,全家都起了个大早。那时,我正在小院小院里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叮铃铃”的声音,“那是什么”我问妻子。妻子朝门外一探头:“哦,送牛奶的来了!”过了不一会儿,送牛奶的同志便敲响了我家的大门。“喂,有人吗?”“哦,是送牛奶的同志吧,请进请进。”妻热情的把送牛奶的同志接进来。“咦?这是。。。怎么这么香?”我问道。“恩,应该是花香。”花香,哦,哈哈“我和家人相视而笑。”来来,你来看看。“我把他请进了小院,自豪地说:“你看,你闻到的就是这个呀!”他“哇”了一声,说:“呀,老先生,您竟养了这么多花,啧啧,真厉害呀!”女儿这时也说:“哈哈,叔叔,来看,这是爸爸最爱的菊花;这是。。。。。。”同志忍不住又称赞了几句。听到这,我们全家人不约而同地自豪的笑了,哈哈,这花,已成了我们骄傲的资本啦。

7.语文高请进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

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

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

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

五年级老舍养花原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