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黑星[黑星是指某些密度极大,引力场形如黑洞(但黑星没有视界),内部由物质填充的大质量天体。]病不仅危害香蕉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还危害蕉果,容易在蕉皮上生产黑点,严重影响蕉果品质。特别是抽蕾的香蕉。
这不近日来自惠州市的李谋前用户在农管家平台上发来香蕉问题图片,询问这是不是黑星病?有没有什么针对这病的特效药?
图片来自:农管家用户
农管家专家根据图片显示给出解答: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农艺师,技术站站长)
香蕉黑星病,香蕉黑星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近叶脉处密生或大或小的小黑斑,其上散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粒,手摸粗糙感明显。病斑密集成块斑,最后导致叶片枯黄。预防或者发病前期,使用广谱性保护性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如: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病害爆发流行时期,使用广谱性杀菌剂 + 治疗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有如下,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氟环唑等三唑类,或者是吡唑嘧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西南林业大学,擅长植保技术)
考虑黑星病危害, 可用10%苯醚甲环唑 750/1000倍液 70%代森联300/700倍液 50%己唑醇800/1000倍液 75%肟菌酯戊唑醇4000/6000倍液 25%氟硅唑4000/5000倍液 12·5%氟环唑40/50毫升每亩 交替使用,加上叶面肥。
毛维山(云南,宾川,擅长植保技术)
黑星病-防治方法:用氟硅唑,四氟醚唑,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轮流防治。
农管家知识拓展——香蕉黑星病
危害症状
叶片
一般从叶片开始,在叶片和中脉产生许多散生突起粗糙的小黑粒,后期小黑粒周围呈淡黄色,黑星布满整片叶,叶片变黄而枯萎。老叶比新叶较感病,病叶提早凋谢。
叶片和中脉产生许多散生突起粗糙的小黑粒
果实
当病菌为害果穗时,病斑由果轴起向果柄发展至果实内弯,因而同一梳果,内排果比外排果严重。起初在果皮出现许多小黑粒,到发病后期,病斑遍布整个果实。果实成熟时,病斑周围形成褐色圆形小斑,中部组织腐烂下陷,其上的小黑粒突起。
果皮出现许多小黑粒
发病规律
夏、秋季节若多雨高湿有利于发病,温湿度条件适合,在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再侵染为害叶片、幼果。根据调查,日均温在25~28℃,湿度在80%以上,最容易发生流行。香蕉大多品种易感病,如台蕉1号、台蕉2号,粉蕉次之,大蕉较抗病。密植、通风透光性差的2、3年生宿根蕉园,发生较重。沟渠排灌不畅,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重氮缺钾的蕉园发生较重。
红蜘蛛为害的叶片、花蓟马为害的幼果,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严重。病菌的分生孢子是主要传染源,分生孢子在春雨季节随风雨传播,可感染叶片和果实。子囊孢子可全年产生,尤其冬季气温低时,产生量很多。病害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出现明显的症状为止的这一时期。]周年变化较大,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旱季时潜育期19天,进入12月至翌年1~2月低温干旱时长达69天,全年以8~12月受害重。果实感病性随果龄增加而增加。
防治方法
一、注意果园卫生,经常清除销毁病叶残株。
二、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三、疏通蕉园排灌沟渠,避免雨季积水。
四、抽蕾挂果期,用纸袋或塑料薄膜套果,减少病菌侵染。套袋前后各喷1-2次杀菌剂,效果更好。
用药参考
25% 苯醚甲环唑 乳油(低毒) 使用2000-3000倍液 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
30% 苯甲·吡唑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喷雾
15% 寡糖·氟硅唑 微乳剂(低毒) 使用1000-1300倍液 喷雾
80% 多·锰锌 可湿性粉剂[粉剂(Dustpowder,DP)是将原药、大量的填料(载体) 及适当的稳定剂一起混合粉碎所得到的一种干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77% 硫酸铜钙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20% 氟酰胺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12克/亩 喷雾
50% 代锰·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1.5%,3% 多抗霉素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50倍液(1.5%),150-3 喷雾
50% 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喷雾
250克/升 吡唑醚菌酯 乳油(中等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