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和晚疫病[病原中文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phyta) 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纲:卵菌纲(Oomycetes) 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科:腐霉科(Pythiaceae) 属:疫霉属(Phytophthora)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都属于真菌性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在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种植[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早疫病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时间要比晚疫病晚(有没有比较蒙),早疫病一般发生在春节后天气回温变暖时,而晚疫病一般发生在深冬天气降温变冷时。下面说下番茄早疫病与晚疫病的不同发病规律和不同病害表现,以及通用和各自针对性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一、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病害表现区别
1、病害菌种类不同
早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展病原真菌诱发,而晚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展真菌侵害诱发。
2、发病温度不同
早疫病一般在25-30度的温度和70%以上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的环境下发病,而晚疫病一般在18-23度的温度和95%以上湿度的环境中发病。
3、症状表现不同
早疫病大多在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和茎叶分叉处发病,也会危害果实。受害西红柿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会出现椭圆形[椭圆形是由圆形变成的长圆形,比圆形扁。]轮纹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紫红色至紫褐色冻伤状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斑,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病害处出现灰黑色霉层,叶片会有环状或者椭圆形的同心轮纹病斑,受害果实会在果柄处发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同心轮纹病斑,湿度大时会长出黑色霉层,病害后期会造成病果发生开裂、提前变红。
晚疫病在大多在茎秆上发病,也会侵害叶片和青果。叶片发病时一般先从叶尖或叶缘发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会变为褐色;茎秆发病时,会出现水浸状的不规则的褐色凹陷病斑,在湿度大的环境下,病害处会长出灰白色霉层;果实发病一般在青果发病,果面先会出现暗绿色的病斑,随后病斑变褐、变硬,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害处会长出白霉层并快速发生腐烂,受害果实不会提前变红。
三、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通用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性强的良种合理性密植,种植前用50-55度温水浸种消毒,或者用1%硫酸铜等药液浸种,以灭杀种子表面残留的病害菌。育苗时,要使用无病土或者对苗床土进行消毒处理。
②避免重茬种植,可以和非茄科类农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种植,有条件的采用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③施肥时,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制使用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
④浇水时,要避免大水漫灌式浇水,最好采用滴灌和膜下浇水,合理控制好田间湿度,及时做好雨后排水管理,避免湿度过大诱发病害。
⑤适时对番茄种植进行整枝疏叶管理,以防田间隐蔽,保证田间有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⑥对于生长期内发现的零星病害植株,要及时进行清除到田外进行焚烧处理,收获后要全面清理田间的残枝落叶病果等,并要及时进行土壤深翻耕晒墒杀菌处理。
2、早疫病与晚疫病的不同防治药物
①早疫病药物防治:可以选用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乙磷·锰锌、异菌脲、普力克、腐霉利、百菌清、多霉灵、甲基硫菌灵、克菌灵、恶霜嘧铜菌酯、甲霉灵等药物,在病发初期时喷施防治,在病发初期时防治,连门2-3次,每隔5-10天左右喷施1次。
②晚疫病药物防治:可以选用氰霜唑、霜脲锰锌、噁唑酮霜脲氰、烯酰霜脲氰、速渡、乙膦·锰锌、嘧菌酯、百菌清、福美双、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甲霜·铜、恶霜菌酯、恶霜锰锌、苯霜灵、甲霜铝铜、退君特、氢**铜、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药物,在病发初期时防治,连门2-3次,每隔5-10天左右喷施1次。
注意:在进行药物防治时,为预防发生药物抗性、提高用药效果,应当注意交替用药。
点击上方“关注” 每天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