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冠肺炎无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感染者[《感染者(Infected)》是一款惊悚题材的塔防类型游戏,超越以往呆板的塔防形式,这款游戏更是引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病毒传染等内涵。]占比明显增加。昨天(3月16日)新增本土确诊[确诊,即做出明确的诊断。]病例[释义某种疾病的例子。]1226例、无症状感染者1206例。
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一般从医学角度说,阳性,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阴性,代表正常。],但又没有咽痛、发烧、乏力、干咳、嗅觉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CT片影像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引些疾病进行治疗。]上也没有看到有肺炎表现的人员。
为什么这次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如此多?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无症状感染者增多,公共场合[公共场合是指处在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时产生的场合。]如何保护自己?……科普时间到,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有两层意思:一是感染者,二是无症状。
首先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和治疗。
其次是无症状,也就是说目前没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根据目前的情况还不能够诊断为“确诊病例”。但是,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只是目前还仅仅是处于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但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或者是及时发现后给予了抗病毒[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治疗,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得以清除。
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病例,是恢复期[恢复期,是指病人在治病后等待康复的期间。]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他检查也基本正常,但是病毒核酸检查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阳性。
为什么近期无症状感染者增多?
对此,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姜法春进行了如下解读:
一是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传播性较强,但致病力在下降,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症状相对轻微;
二是随着大规模人群的免疫接种,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在降低,轻症或无症状比例在提高;
三是疾控、卫生系统早期快速筛查,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被发现;
四是与感染对象的免疫力有关。年轻人群当中更容易出现无症状情况。
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找出来的?
既然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那么,是怎么发现他们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呢?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蒋荣猛解答:
“往往是通过在做一个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的时候查出来的。”
“查出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他可能处在还没发病,就是在潜伏期,尤其是在潜伏期的中后期的时候,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可能症状就很轻,他自己好了,到了恢复期的时候,查出来有抗体阳性或者有核酸阳性,这样可能也认为他是一个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传染他人?
可以肯定地说,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力。
无症状只意味着感染者没有症状,不能直接衡量传染力。
因此,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同样要进行密接者、次密接者的排查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以及相应的场所管控措施。
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采取一样的措施来管控和筛查。
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并已经出现症状,或者观察一段时间后出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就会被诊断为确诊病例。感染者没有出现临床表现症状,但肺部CT检查有病变,也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当开展血常规、CT影像学检查和抗体检测。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后,需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
而所谓确诊病例,按照诊疗方案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即病毒学检查阳性,同时有临床症状或血液及影像学检查异常,其临床严重程度包括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种类型。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
每次都能测出阳性?
是否测得出来阳性,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
首先,排毒载量是否足够高;其次,采样方法是否科学。
一般来说,病毒感染传染高峰期是疾病早期,目前大多采样核酸是发病早期,更易测出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
目前,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未来抗病毒的小分子药物如上市,或可针对无症状感染者使用。当前无症状感染者所要做的是充分休息,尽快恢复。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途径
与确诊一样吗?
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与确诊病例是一样的。具体包括直接传播,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传播,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即感染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即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即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无症状感染者增多
公共场合如何保护自己?
乘坐公共交通和电梯时,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家长也应让孩子佩戴好口罩。
办公场所要注意开窗通风,现在天气不那么冷了,希望大家养成及时、定时、经常开窗通风的好习惯。
综合江苏疾控、央视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