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觉得核桃[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适应性强,管理简单,病虫害少、用药少,省心省事,因此,近年来不少果农[果农,通常指以种植果树作为经济来源行为的劳动者。]开始发展种植核桃。这种心态“害苦”了不少果农。其实,核桃也有不少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对一些主要的病害,果农必须掌握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技术。
一、核桃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病
核桃腐烂病在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受害重的核桃林,株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率可达80%以上。夏季主干[主干,汉语词语,意思是主体部分,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或力量。]会出现流黑水,病树的大枝逐渐枯死,进而影响核桃树[核桃树,又名胡桃树、属胡桃科植物,品种分为野生山核桃和人工嫁接改良品种核桃。]势和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核桃树整株死亡。
腐烂病主要为害核桃树主干、枝干树皮。因树龄和感病部位不同,其病害症状也不同。大树主干感病后,病斑初期隐藏在皮层内,俗称“湿囊皮”,不容易发现。树皮纵裂后,会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似刷了一层黑漆,因此腐烂病也叫黑水病。幼树主干和侧枝受害后,病斑初期近于梭形,呈暗灰色,水浸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病部,流出带泡沫的液体,有酒糟气味。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后期病斑皮层纵向开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会导致幼树侧枝或全株枯死。
腐烂病病菌为真菌。春秋两季为一年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害最重。那些管理粗放、土层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及盐害的核桃树极易感染此病。
对这种病,防治方法应因地制宜。对于土壤结构不良、土层瘠薄、盐碱重的果园,应先改良土壤,促进核桃树根系发育。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修剪,及时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并集中销毁。在树木早春发芽前、6~7月和9月,果农可在主干和主枝的中下部喷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宁南霉素500倍液或乙蒜素(溃腐灵)500倍。
刮治病斑也是较好的防治方法。在病斑外围1.5公分左右处划一“隔离圈”,深达木质部,然后在圈内相距0.5~1公分处,划交叉平行线,再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敌腐等。
二、核桃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核桃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受害率达20%~40%,严重年份可达95%以上,该病害能引起果实在成熟前早落,核仁干瘪,大大降低核桃产量和品质,这也是导致核桃种植户损失惨重的重要果实病害之一。
炭疽病危害症状
核桃果实染病后,果皮上会出现褐色至黑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凹陷且有黑点,有时呈同心轮纹状,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粉红色突起。病斑可连成片,使果实变黑腐烂。发病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8月为发病高峰期。雨水多、温度大、树势弱、枝叶稠密及管理粗放时发病早且重。内地引种的新班核桃发病较重。
现提出两种防治方法:第一,清除病枝、落果和落叶并集中烧毁,加强树体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第二,在常年发病重的核桃产区,宜在5月上旬末和5月下旬用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喷雾防治2次。
三、细菌性黑斑病[黑斑病是指植物叶片上出现黑斑。]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嫩梢、芽、雄花序及枝条。一般植株被害率达70%~90%,果实被害率10%~40%,严重时达95%以上,会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和含油量下降。
核桃幼果受害后,果面上开始会出现小而微隆起的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回形或不规则形黑斑并下沉,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果实由外向内腐烂。叶感病后,最先沿叶脉出现小黑斑,后扩大呈现近回形或多角形黑斑,严重时形成穿孔,提早落叶。该病在4~8月为发病期,可反复侵染多次。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一般在高温多湿的雨季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如下:第一,选择抗病品种例如强特勒,加强栽培管理。第二,结合采后修剪,清除病枝、病果。从5月开始结合防治其他病害,用65%代森锰锌600~800液、波尔多液、2%宁南霉素500倍交替喷雾3次。
来源:果树种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