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花蚜虫,防止棉花减产,附用药方案

棉花[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背面全是虫卵,是怎么虫害?用什么药有效?其实这是棉花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的侵袭,如果不及时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会影响棉花生长。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棉花减产。

棉花蚜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据了解在我国棉花种植每年因蚜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10%。棉花受蚜虫危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形、叶数和蕾铃减少,下面就看看棉花蚜虫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技巧吧。

防治棉花蚜虫,防止棉花减产,附用药方案

防治棉花蚜虫,防止棉花减产,附用药方案

习性症状

一、生活习性

春季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寄主[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其中受害的一方就叫寄主,也称为宿主。]发芽后,越冬后进行卵孵化,等幼虫长成成虫后就开始向刚出土的棉苗转移进行危害。成虫在棉花和其他侨居寄主上为害和繁殖,有翅蚜在田间迁飞[或称迁移,是指一种动物适应外界条件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扩散,到晚秋气温降低,侨居寄主衰老,棉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蚜科蚜属的一种昆虫。]产生有翅性亩飞回越冬寄主,产出有翅雄蚜和无翅产卵雌蚜,雌雄交配后产卵。在华南有不全生活史[生活史是生物学家很熟悉的概念,它可定义为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周期的棉蚜不经过有性世代,以有翅和无翅胎生雌蚜在冬季不枯老的植物如蜀葵等上面越冬,来春棉苗出土后,有翅蚜迁入棉田[拼音miántián解释1.种植棉花的田地。]繁殖为害。

棉蚜在棉田按季节可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适应偏低的温度,气温高于27℃繁殖受抑制,虫口迅速降低,伏蚜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在适应偏高的温度大量繁殖,当日均温高于30℃时,虫口数量才减退。

棉蚜的繁殖力很强,在早春和晚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5~20天,夏季只需4~5天,一头成蚜一天最多可产蚜18头,一生可产若蚜60~70头。棉蚜的扩撒主要靠有翅蚜的迁飞,一年约有3次大迁飞时由越冬寄主前往棉田; 第2次大迁飞是在棉田内扩散蔓延;第3次大迁飞是由棉田前往越冬寄主。

防治棉花蚜虫,防止棉花减产,附用药方案2

二、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吸食叶片或嫩头汁液,干扰棉花正常的新陈代谢。苗期受害,造成棉叶卷缩,开花结铃期推迟;蕾铃期受害,易落蕾。棉蚜大量聚集在叶背面,排泄的“蜜露”在叶子上,形成“油光”叶,阻碍棉花 正常呼吸,并诱发霉菌生长,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规律

一、发生世代。繁衍能力强,危害历史年代悠久。

二、越冬及虫源。除在华南部分地区棉蚜的全一年发生活史是不全生活史周期外,其余大部分棉区都是全生活史周期。有全生活史周期的棉蚜深秋产卵在越冬寄主上(木本植物多在芽内侧及其附近或 树皮裂缝中,草本植物多在根部)越冬。

三、发生因素。

(一)气候因素。越冬卵量的多少与性母迁移到越冬寄主上以后的气候条件有关,棉蚜越冬卵的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与1月份气温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秋末气温下降缓慢,冬季气温偏高,寒流频率少,则孵化率高。大雨对棉蚜抑制作用明显。多雨的年份或多雨季节不利 其发生,但时晴时雨的天气利于伏蚜迅速增殖。

(二)栽培因素。播种

防治棉花蚜虫,防止棉花减产,附用药方案3

早的棉蚜迁入早,为害重,棉花与麦、油菜、蚕豆等套种时,棉蚜发生迟且轻。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冬、春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实行棉麦套种,或棉田中、地边播种高粱、春等诱集作物,引诱蚜虫为害。既可以招引各种天敌较早迁入棉田,又可用少量的农 药集中防治棉蚜。诱集作物上的棉蚜应及时治理。

二、物理防治。掌握棉蚜迁飞期,在棉蚜迁飞期前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天敌,只要停止大面积普遍多次施用化学农药,天敌群落就会很快得到恢复。农药施用少的地区至多三年,施用多的地区至多四年或五年。从而使棉蚜得到有效的生态控制。

参考防治药剂

4.5% 高效氯氰菊酯 水乳剂[乳剂是将原药与有机溶剂、乳化剂按一定比例溶解调制成均相的液体制剂。](低毒) 使用50-80毫升/亩 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

20% 烯啶·噻虫啉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20克/亩 喷雾

40% 烯啶·吡蚜酮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15克/亩 喷雾

30% 啶虫·毒死蜱 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000-1500倍 喷雾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水乳剂(中等毒) 使用15-20毫升/亩 喷雾

10% 啶虫脒 微乳剂(低毒) 使用5000-8000倍液 喷雾

8% 阿维·吡虫啉 悬浮剂(低毒) 使用15-18毫升/亩 喷雾

20% 联苯·三唑磷 微乳剂(低毒) 使用20-30毫升/亩 喷雾

3.2% 甲维·啶虫脒 微乳剂(低毒) 使用35-45毫升/亩 喷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