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许多新型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品种进入我国,这些杀菌剂都具有用量少,杀菌效果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但是,这些药剂名称都很相似,例如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这两个杀菌剂只有一个“酰”字之差,他们的特点许多专业技术人员都很容易混淆,他们两个到底有什么差别。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
(1)结构相同: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是吡啶酰胺类杀菌剂。
(2)都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是内吸性很好的杀菌剂,都能通过根、茎、叶等部位被吸收并通过韧皮部[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在植株体内传导。
(3)开发单位相同: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菌剂
(4)都可以用于土壤: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可以从根部沿植株的木质部向整株作物分布,但不能沿韧皮部传导,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使其在根际范围内能够有效而长时间地保护根系免于病菌侵染。
不同之处
(1)防治对象不同: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类病害,如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疫病、猝倒病[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晚疫病[病原中文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phyta) 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纲:卵菌纲(Oomycetes) 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科:腐霉科(Pythiaceae) 属:疫霉属(Phytophthora)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等病害;氟吡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半知菌亚门真菌性病害:如叶霉病、灰霉病[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菌核病[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早疫病、蔓枯病[又称“黑腐病”,主要露地雨季发生,茎、叶、瓜及卷须等地上部受害,不危害根部。]、靶斑病等病害,同时对根结线虫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2)作用机理不同:氟吡菌胺主要作用于害虫体内的类血影蛋白,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病菌无法进行分裂,达到杀菌目的;氟吡菌酰胺是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病菌体内的能量物质“线粒体”中的呼吸链的复合体,病菌失去能量,最终死亡,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3)渗透性[渗透性是生物膜所具有的特性,指由浓度差引起的水分净移动的能力,如土壤和多孔岩石,指其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对于空气扩散器而言,是指允许空气通过的能力。]不同:氟吡菌胺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药剂能从叶片上表面向下渗透,从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对幼芽处理后能够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染;氟吡菌酰胺渗透性不好。
(4)使用方法不同:氟吡菌胺主要于霜霉威、三乙磷酸铝等药剂混配,通过叶面喷雾方式,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病害,氟吡菌酰胺主要与肟菌酯、戊唑醇等复配,通过叶面喷雾,用于防治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菌核病等病害,还能通过拌种、灌根等方式用于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5)持效期不同:氟吡菌胺主要通过叶片喷雾防治卵菌纲类霜霉病、猝倒病、疫病等低等真菌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一般只有7~10天。一季可用2~3次。氟吡菌酰胺可适于多种用药方法(灌根、滴灌、冲施、土壤混施、沟施等)。该药剂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每季只施药1次。
使用方法
(1)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白菜、菠菜、葡萄等作物上的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每次用68.75%
(2)氟吡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番茄、西瓜、甜瓜等作物上的根结线虫,在根结线虫发生初期使用,可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0.024-0.030毫升/株灌根,可较好的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和蔓延。也可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0-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你的赞赏是对我创作最大的支持。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