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

3月下旬,各地已进入春耕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稻正播种育秧,冬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主产区的小麦也进入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期,俗话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此期小麦管理的好坏将决是否能够高产。

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

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

随着气温回升,近日多地已经出现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如河南濮阳近期发布的病虫情报显示小麦白粉病中度发生,高水肥大群体麦田发生较重;河南许昌市大部分小麦地块普遍发生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上重要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黄淮海麦区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为害[基本信息为害详细解释“为害”一词中的“为”相当于“使”,古代就有这种用法。],4-5月是危害盛期。

小麦白粉病为害症状

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为害,最初在茎基部为害,形成白色粉斑,通常叶片正面病斑比背面多,后逐渐向上扩展,严重的会为害穗部。发病部位的白色粉状霉层会逐渐转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后期霉斑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

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2

发病的原因

(1)自生麦:对于冬小麦主产区生产来说,大面积上的初侵染源还是山地麦区自生麦苗上产生的越夏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然后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到大部分小麦区。

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3

自生麦(周益林摄)

(2)温湿度条件:小麦白粉病病菌在0-24℃都能生长,最适的温度是17℃左右。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0-100%都能生长,但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3)田间管理不当:一般氮肥过多田块重,氮肥多的小麦嫩绿,分蘖多,且叶片含糖量较高,有利于白粉病菌的生长;水浇地、排水不良的地块相对湿度变大;种植密度大,有利于白粉病菌的生长。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小麦白粉病选什么药,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

防治小麦白粉病可选用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烯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类,及其复配、混配剂。另外,新型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氟唑菌酰羟胺也能高效防治赤霉病[小麦赤霉病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白粉病等。

小麦白粉病已发生,选什么药防治,什么时期使用更科学?4

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预防效果较好,治疗效果不是很稳定,因为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戊唑醇等药的抗性较强,故这类药剂多在白粉病未发生或发病初期使用。

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白粉病有很好的保护、治疗、铲除效果,一般在小麦白粉病病情快速上升时宜选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及其与三唑类药的混配剂防治。

(1)药剂配方:30%醚菌酯悬浮剂[防沉淀剂一般指悬浮剂。]30-60毫升、40%戊唑·醚菌酯悬浮剂30-35克、40%醚菌·氟环唑悬浮剂20-30毫升。

(2)防治时期:结合条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在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在1%以上或病叶率达10%时统防统治。

(3)注意事项:在小麦白粉病快速上升期[这一时期可描述为“消费需求夹杂着投资需求增加的时期”。],施药需用足药量和水量,视病害控制效果,间隔10天再用一次药。

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丰产品种。特别是重发地区,宜选用含有抗性较好、且丰产性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注意品种抗性的合理布局,以此减轻病害的发生。

(2)防除自生苗。在小麦白粉病菌能越夏的区域,结合麦后茬作物的杂草防除以减少自生苗。

(3)保健栽培防病。采用机械条播,开好厢沟,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控制氮肥用量,合理增加磷钾肥,避免麦苗生长过旺而感病。

(4)药剂拌种。种子量的0.3%有效成分的粉锈宁干拌,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推荐剂量拌种。

特别提醒,种植户要麦苗病害发生情况,近期温度上升的同时,病害也处于快速上升期,千万不能等白粉病盛发后才重视。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