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柑橘、柚子、桃树等果树[果实可食的树木,即称果树。]上会普遍发生蚧壳虫,虽然蚧壳虫不会像其他咀嚼式口器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如夜蛾、象甲、天牛等可快速对作物造成危害,但是它们却可以刺吸植株叶片汁液引起树势衰弱,同时排出的蜜露会引发煤烟病,对果树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很多农户都反馈说蚧壳虫越来越[零点乐队于2003年发行的唱片,发行公司是天中文化,此次收录在唱片所有的创作,都围绕乐队本身的经历和情感展开,几乎每一首创作的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难打了,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一、农户为何觉得蚧壳虫越来越难打了?
1、蚧壳虫本身的特性
蚧壳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以发生很多代数,所以有时候会看到卵、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成虫同时存在于果树枝干上的情况;而且在卵孵化出幼虫后,幼虫体表慢慢生成蜡丝和蜡粉,最后形成一层我们常说的蜡质层。这层蜡质层有很强的抗药能力,一般的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无法直接穿透、溶解掉,打上去就像水过鸭背,所以很多药剂都对蚧壳虫没有效果[效果,英译effect; effectiveness,是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导致蚧壳虫可以大量繁殖危害。
2、能用的有效药剂少,有些已经被禁用或抗药性大
对于蚧壳虫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因为其体表有蜡质层保护着,所以很多药剂都对蚧壳虫没有效果;以前对蚧壳虫效果比较好的药剂就杀扑磷,但是杀扑磷毒性高,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后在作物上残留比较多也比较久,所以现在已经被禁用了。之后就使用毒死[毒死 拼音: 解释: 1.]蜱来替代杀扑磷了,但是目前毒死蜱使用太多,在果树上蚧壳虫对毒死蜱的抗性[抵抗能力,植物的抗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也越来越大了,效果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农户才会觉得越来越难打。
3、缺乏主动防治意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对于蚧壳虫的防治,很多农户都缺乏主动防治的意识,都是通过肉眼看的很多虫子危害了才开始进行用药防治,这就错过了蚧壳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因为这时候蚧壳虫的体表已经完全覆盖了蜡丝和蜡粉,这时候再打药,药效会减半,会增加防治的难度。所以如果不能掌握蚧壳虫的发生规律,不在最佳防治时期用药,即幼虫孵化盛期,那么就会觉得蚧壳虫很难打。
总之,农户觉得蚧壳虫难打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在蚧壳虫本身特性无法改变、老药剂抗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想要在蚧壳虫防治上有所突破,那就是得使用新型的化学药剂来轮换使用,减缓抗性,如螺虫[福寿螺又名大瓶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过度养殖和超强的繁殖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台湾至今已遍布多省市。]乙酯[乙酯(ethyl formate),又名甲酸乙酯(蚁酸乙酯),分子式C3H6O2,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就是一种目前对蚧壳虫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
二、什么是螺虫乙酯呢?
螺虫乙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算长,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应用于果树蚧壳虫、茄果蔬菜上白粉虱、蓟马、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作物的体内进行上下传导,然后广泛分别在植株各个部位,起到全面保护的作用。
作用机理:螺虫乙酯药液在接触害虫之后,会转化为螺虫乙脂烯酮,然后作用于害虫体内的羧化酶,然后抑制幼虫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害虫死亡。简单来说就是雌成虫不能完全蜕皮始终处于幼虫期导致最终死亡,虽不能直接杀卵,但对雌成虫产卵和生殖力有强抑制作用,起到”计划生育”的效果。
螺虫乙酯主要有以下特点:
具有极强的内吸作用,可以在植物的体内进行上下传导并广泛分布与各个部位,这样可以保护新生叶片和药液不易喷到部位,同时也利于防治隐藏性较强的害虫;杀虫谱广,螺虫乙酯对多种害虫,如蚧壳虫、粉蚧、蓟马、木虱、温室白粉虱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具有很长的持效期,一次施药可以长久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危害;螺虫乙酯属微毒化学药剂,对瓢虫、赤眼蜂、寄生蜂等害虫天敌安全,这样在施药之后不会伤害天敌,有利于恢复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
三、螺虫乙酯对蚧壳虫的效果如何?一起来看看
试验对象:第五年的南丰蜜桔
试验材料:某品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
试验过程:寻找蚧壳虫发生严重的果园,选取2棵长势差不多的柑橘树作为试验对象树,然后标记观察点;接着使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兑水稀释3000倍、48%毒死蜱乳油兑水稀释1000倍分别对柑橘树进行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于7天后观察效果。
试验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药后7天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使用过螺虫乙酯喷雾的柑橘树,蚧壳虫的雌成虫体表蜡丝已经被破坏,有蜡粉保护卵块也崩裂、坏死变干枯,用手触摸会看到虫体脱落;而使用毒死蜱乳油喷雾的柑橘树,雌成虫体表依旧有腊丝覆盖、卵块有腊粉保护,大多数都还是活的。15天后观察,使用螺虫乙酯的柑橘树无蚧壳虫危害,对照树则已发生蚧壳虫。
试验结果表明,在老药剂抗药性重的情况下,螺虫乙酯对蚧壳虫效果优异,同时也对天敌安全,持效期长。
四、螺虫乙酯的使用技巧
1、螺虫乙酯除了可以打蚧壳虫之外,对梨木虱效果也优异,推荐一年使用两次,第一次在谢花后第二次在套袋前,使用螺虫乙酯稀释2000倍均匀喷雾;
2、在防治桃蚜推荐使用两次:花后一次、六月初一次,稀释2000倍均匀喷雾;
3、对于害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虫害发生前期或者虫口密度较小时开始用药防治,如果虫口基数过大,建议加大用量或者加入速效性快的药剂一起使用;
4、螺虫乙酯必须渗入植物组织内才能起作用,所以需打匀打透,在生长旺盛的叶片使用效果优于在老叶上使用;
5、初次使用螺虫乙酯的果园,建议连续使用3次,第一次开通路打基础,第二次重在治疗,降低虫口基数,第三次巩固果园整体保护。
五、总结
在果树蚧壳虫防治挑战严峻的情况下,即老药剂被禁用或者抗性大,常规药剂无效果,螺虫乙酯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药剂,其不仅对天敌安全,持效期还很长,所以一次施药可以管很长时间,但同时也要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才能减缓抗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