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算不上什么普遍性的病害,不是每年都发生,也很少大面积爆发。可是一旦发作很难打干净。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叶柄、嫩梢、新芽,幼果等所有幼嫩部分都容易染病。受伤衰老的老叶也容易染病。
白粉病症状
早期是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
中期是灰白色粉状物(老化的分生孢子梗和菌丝)
后期是小黑点(闭囊壳)
葡萄白粉病的特点
1.白粉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不需要伤口,在气孔处就能扎根,像豆芽扎到细胞内吸收营养,叶子背面更容易寄生。
2.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白粉病(分生孢子发育期),需要高温高湿(温度28~30℃,湿度85%)。白粉病的在20~30度条件下,病菌潜伏期为5~12天。温度越低潜伏期越长,7度左右为30天。
3.白粉病菌的孢子喜欢不断的吸水,水分能帮助他生长发育,到了传染期[传染期是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那段时间 是针对传染病而言的 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近期让人生畏的H1N1的传染期就可能长于7天 …],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还在不断的吸水,就会因吸水太多导致破裂。所以白粉病前期需要水分,后期反倒非常怕水,需要干旱(温度是25~28℃,湿度在50~80%)。
4.传染期白粉病的传染还需要震动。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葡萄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
传染期的白粉1天叶片表面就可长出菌丝体,5–6天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的病斑,7 天病斑老熟并产生新的分生抱子飞散传播。
5..白粉病怕光照,紫外线可以破坏分生孢子的萌发。
6.葡萄幼果期比较容易感染白粉病,果实糖分在8%~15%时被侵染的果实容易产生分生孢子,糖分超过15%的果实反倒不容易被侵染。
幼果的病斑部位僵化,老化,细胞不能分裂,其他地方还在继续生长,就会导致果实机型和开裂。
白粉病难治疗的原因
1.潜伏期的白粉病不易察觉,一旦看到病斑就意味着到了爆发期,病菌繁殖量大,分布广泛而且多层次。
2.一旦发生白粉病,就需要连续多次用药,病菌产生抗性,防效下降。
3.新梢过密,喷药不均匀,没打到的地方反倒产生震动,助力白粉再次侵染。
4.很多朋友只关注药剂,忽视了破坏白粉传播的环境。
白粉病的防治技巧
1.早定梢,梢距合理,保持通透。
2.尽早防治。
白粉病菌接触到叶片即可生根发芽, 一旦过了潜伏期,爆发只是机会问题。在病害发生初期进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3.选择合适药剂。
一般白粉病的常规防治多用唑类(氟硅唑,三唑酮)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和甲氧基[甲氧基,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上的氢**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是最简单的一种烷氧基。]丙烯酸[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类(嘧菌酯,肟菌酯)杀菌剂,喷水量大需要考虑唑类杀菌剂的药害,连续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甲氧基丙烯酸类药剂的抗性。
波尔多液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效。
4.爆发期加大喷水量。
喷药需要将叶面全都喷湿。如果是大棚,就要考虑大湿度是否会引发其它的病害。
5.合理施肥。
光滑厚实的表皮组织白粉病病菌很难侵染,所以宜合理施肥,保持树势强壮,同时早喷高端叶面肥,特别要注意补钙,尽早形成表皮细胞,保证叶片的光滑度。
#谷丰计划#点击左下“了解更多”有音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