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期谨防根腐病、雨后高发!

大豆结荚期谨防根腐病、雨后高发!点击上方大豆结荚期谨防根腐病、雨后高发!1快速关注危害

大豆[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inn.) Merr.)通称黄豆。]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该病会造成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是大豆根及茎基部病害的统称,大豆根腐病多种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引起不同症状的数种病害,其中发生最普遍的是镰刀[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江南的一些农村还有广泛的使用。]菌引起的根腐病,其次是由菌核病和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据调查,大豆产区根腐病一般田块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率为40%~60%,重病田达100%,一般年份减产10%,严重时损失可达60%,而且使大豆含油量明显下降。

大豆结荚期谨防根腐病、雨后高发!2

大豆结荚期谨防根腐病、雨后高发!

症状

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大豆根腐病。在成株期,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根部形成褐色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病重时根系开裂木质纤维组织露出,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的地上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先底部2~3片复叶变黄,以后整株叶色浅绿,感病植株矮化,比正常植株矮5~8厘米。发病植株须根较正常植株少30~34条,根瘤较正常植株少20~25个。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子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

病原

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燕麦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种群,其次是燕麦镰刀菌和腐霉菌,立枯丝核菌为.次要病菌,各种菌的侵染情况为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随着大豆种子发芽而侵染率提高,分枝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则随着生育进程略微下降。

侵染循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土壤[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外,还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因此,土壤和病残体(病根)是大豆根腐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大豆种子萌发后即可侵染胚茎和胚根,虫伤和其他自然伤口有利于多种病菌侵入。

发病条件影响大豆根腐病发病的条件主要是土壤中菌源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土壤温、湿度等。

适宜感病环境

1 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

2 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害虫[**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

3 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粪蛆危害根部,病菌从伤口

侵入而危害。

4 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

5 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

最易感病温度 :24——28℃ 左右。

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 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

(2)垄作 栽培垄作有利于降湿,增温,减轻病害。

(3)适时晚播 适时晚播发病轻。

(4)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情及时翻耕、平整细耕土地,改善土壤通气状态,减少田间积水,适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治**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春季气温低,土壤粘重的为根腐病常发区,提高耕作水平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

(5)施足基肥,种肥,及时追肥应用多元复合液肥进行叶面施肥,弥补根部病害吸收肥、水的不足。

药剂防治

田间病株及时清理。

4%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

75%百菌清{打克尼尔} 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0%龙克菌悬浮剂500——600倍液

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

药物治疗已发病的田块,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或喷施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病株新根的生成,增强植株的再生能力。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农民网】不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