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桃缩叶病是桃树病害发生最严重[严重又名严立三(1892-1944),湖北麻城人。]的一种。气温低、温度高是主要的诱导因子。早春[早春(zǎochūn )虽然气温转升,但常是乍暖乍寒,尤其是湿度较大,早晚低温,因此,总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沉重凝冷,使人感到比严冬还难受。](桃树萌芽展叶期[展叶期,当观测的植株上的芽从芽苞中发出卷曲着的或按叶脉褶叠的小叶,出现第一批有一、二片的叶片平展时的阶段。])低温多雨的年份,桃缩叶病发生严重,如果早春温暖干燥,则发病较轻。
【症状识别】桃缩叶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严重时也可以为害花、幼果和新梢。嫩叶刚伸出时就显现卷曲状,颜色发红。叶片逐渐开展,卷曲及皱缩的程度随之增加,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病叶[病叶,拼音是bìng yè,注音是ㄅㄧㄥˋ ㄧㄜˋ。]较肥大,叶片厚薄不均,质地松脆,呈淡黄色至红褐色;后期在病叶表面长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层。病叶最后干枯脱落[脱落,意为附着的东西掉下,可用于形容牙齿、油漆、毛发,也可引申用于形容文字、植物、视网膜等。]。在新梢下部先长出的叶片受害[受害,汉语词语,出自《后汉书·皇甫嵩传》,释义为受到伤害,遭受损害。]较严重,长出迟的叶片较轻。如新梢本身未受害、病叶枯落后,其上的不定芽仍能抽出健全的新叶。
新梢受害呈灰绿色或黄色,比正常的枝条短而粗,其上病叶丛生,受害严重的枝条的会枯死。花和幼果受害后多数脱落,故不易觉察。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这种畸形果实,不久也要脱落。
【病原】属真菌感染
【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孢子[子囊孢子 (ascospore) 指产生在子囊菌子囊内的孢子。]或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子在桃蚜鳞片外表或蚜鳞间隙中越冬。到第二年[小说类型都市言情内容简介一位女孩爱上了一位不能爱的男孩,她很爱他,但是却不能跟他讲爱他的事。]春天,当桃芽展开时,孢子萌发侵害嫩叶或新梢。子囊孢子能直接产生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丝侵入寄主。病菌侵入后能**能**叶片中细胞大量分裂,同时细胞壁加厚,造成病叶膨大和皱缩。以后在病叶角质层及上表皮细胞间形成产囊细胞,发育成子囊,再产生子囊孢子及芽孢子。子囊孢子及芽孢子,不作再次侵染,就在蚜鳞外表或蚜鳞间隙中越夏越冬。所以,桃缩叶病一年只有一次侵染。
【防治】1、在早春桃蚜开始膨大但未展开时,喷施波美5º石硫合剂。切忌在展叶后喷药,不仅不能起到防病的作用,且容易发生药害。
2、喷药后,如有少数病叶出现,应及时摘除,集中销毁,以减少第二年的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