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石榴树的生长不择土壤,抗旱耐瘠,近年来,很多地方发展石榴树,栽培者对其病虫害的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知之甚少,生产上常造成损失。现简介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供生产中参考。
1石榴干腐病
症状表现:
该病主要危害[危险灾害。]果实[果实(英文名称fruit)是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参与发育而成的器官。],也侵染枝干,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直到整个果实腐烂,7—9月份果实贴叶下面易发生病斑,成果发病后失水变为褐色僵果。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果面上产生密集小黑点;枝干被害,树皮颜色变深褐色干枯,其上密集小黑点,病健交界处往往裂开,病皮翘起,以致剥离,病枝衰弱,叶变黄,上部很快枯死。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清洁果园,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烂果等清除干净;夏季要随时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烧毁;
(3)注意保护树体,防治受冻或受伤;
(4)果实套袋;
(5)刮除枝干病斑并将病斑深埋,涂药保护,如福美砷;
(6)农药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防治,早春喷3-5°石硫合剂,5-8月间喷1:1:160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80%大生m—450.125%溶液,40%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0.17%溶液等交替使用,每15-20d喷1次,效果较好。
2石榴褐斑病
症状表现:
叶片感病后初为黑褐色小斑点,扩展后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间灰褐色;叶背面与正面的症状相同,果实上的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微凹,亦有灰色绒状小粒点,果实着色后病斑外缘呈淡黄白色。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
(2)清洁果园,落叶后将果园中的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3)农药药剂防治,用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80%的超微多菌灵0.125%—0.17%溶液,于发病初期喷药1次,防效可达80%以上,若连喷3次效果更佳。
3桃蛀螟
生物学[生物学(Biology)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特性:
此虫1年发生2-3代,食性杂,发生期长,第1、2代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危害石榴最重,从第2代开始危害向日葵、玉米的果实。以老熟幼虫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翌年5月份越冬代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羽化,白天静伏在背阴暗处,夜间活动;卵主要产在石榴萼筒中,初孵幼虫多在萼筒内或双果、贴叶处蛀食或钻入果内。幼虫有转主危害特性,幼虫老熟后多在被害果内或果间及树皮缝中结茧,在茧内化蛹。
防治措施:
(1)早春刮树皮,堵树洞。
(2)用药泥堵萼筒,用90%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10g土100倍及水10kg和成药泥,团成泥团墙塞萼筒,可有效防治幼虫的危害,有效期70—80d。
(3)利用桃蛀螟产卵对向日葵花盘有较强趋性的特点。可在果园周围种植一些向日葵,开化后引诱成虫产卵,定期喷药防治。
(4)农药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喷50%杀螟松乳剂的0.1%药液,田间施药后5d杀虫率在90%以上。在第1代卵和幼虫孵化期喷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0.1%溶液1—2次,效果较好。
4石榴巾夜蛾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石榴萌芽时越冬蛹羽化为成虫,卵多产在树干上。幼虫可食害芽和叶。幼虫体色与树皮色近似,不易被发现,其白天静伏,夜间取食,老熟幼虫在树干交叉处化蛹、羽化。9月底老熟幼虫下树,在树干附近土中化蛹越冬,世代重叠,成虫吸食果汁。
防治措施:
(1)挖蛹,落叶后至萌芽前,在树干周围挖越冬蛹。
(2)农药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0.15%的药液;50%辛硫磷乳油0.2%药液,均可有效防治。
5黄刺蛾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化蛹,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中至8月下旬,第2代幼虫于7月底开始危害,8月上中旬危害最重,初孵幼虫集中危害,多在叶背啃食叶肉,长大后逐渐分散,食量增大,能吃尽叶片,仅留叶柄。
防治措施:
(1)冬季结合冬剪,剪下虫茧。
(2)于幼虫集中危害期,检查果园,摘下叶片消灭幼虫。
(3)农药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50%敌敌畏0.15%药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龟蜡蚧
生物学特性: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小枝上越冬,翌年3、4月间开始危害,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并分泌蜡质,形成介壳。初孵虫活动力较强,可借风力远距离传播,虫到7月下旬开始分化,9月出现雌雄两性成虫,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继续危害,11月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措施:
(1)越冬期人工刮树皮和剪除虫梢并可喷布5%柴油乳剂。
(2)早春可喷1次5°石硫合剂。
(3)夏季卵孵化期喷1次50%可湿性西维因0.17%药液。
7介壳虫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3—4代,以末龄若虫在2—3生枝条皮层裂缝、老皮及果柄上越冬,第2年4月份开始危害,随着若虫的增长逐渐形成蜡被,分化为雌雄两性。5月上旬雌成虫背部隆起,产卵于毡絮状囊内。若虫孵化期5月底至6月初,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初若虫开始越冬。主要靠苗木、插条传播。
防治措施:
(1)对受危害严重的果园,可用沾有内吸性杀虫药的硬刷子在枝干上从上往下刷一遍,效果较好。
(2)早春越冬若虫出蛰期,是农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用药以3-5°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效果最佳,防效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