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也需防虫 我科学家研发北方农牧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我国北方农牧[农牧,拼音nóng mù,是指农耕和放养牲畜。]交错区,长期面临着农业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和草地[草地,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害虫双重侵害的问题,如何实现精准防控?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草原研究所草原生物灾害[在自然界,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灾难就会接踵而至。]监测与防控团队[团队(Team)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历经十多年系统攻关,研发[研发即研究开发、研究与开发、研究发展,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或个人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地主要害虫绿色[绿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刚长的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或呈艳绿,或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

草地也需防虫 我科学家研发北方农牧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草地也需防虫 我科学家研发北方农牧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团队提出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草地害虫防控策略,形成了7项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亦称“关键动作”。]。中国农科院供图

据介绍,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蝗虫、草地螟[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e),螟蛾科。]等草地主要害虫危害严重、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缺乏等重大问题,十多年来,团队科研人员以“促进绿色发展”和“维护生物安全”为导向,基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组装集成—示范推广”全链条设计,系统开展了害虫灾变机制与监测、天敌资源挖掘与评价等基础研究和绿色防控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等应用研究。

在多年监测和实验的基础上,团队提出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草地害虫防控策略,形成了7项绿色防治关键技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4个主要害虫危害问题,研发了3类生防产品,天敌昆虫扩繁效率提高3倍,草地螟性诱剂产品测报准确率90%以上,微生物菌剂田间防效超过75%,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近20%。构建完善了蝗虫、草地螟、苜蓿虫害等草地重大害虫的可持续治理体系和技术模式。

据了解,在今年10月,该项成果获得了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团队人员介绍,之所以获奖,是因为这一成果“在技术上有创新,在生产上有成效”,有效破解了草地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短板难题,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促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世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